[实用新型]用于机轮径/侧向联合载荷试验的轮胎防滑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4657.6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8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顺;乔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荣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轮 侧向 联合 载荷 试验 轮胎 滑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机轮试验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机轮径-侧向联合载荷试验的轮胎防滑板。
背景技术
机轮进行径-侧向联合载荷试验时应能承受径-侧向联合载荷而保持不破坏,并不应有引起任何临界间隙部位的干扰。很多机种的侧向载荷和径向载荷的载荷比均大于0.6,个别机种载荷比达到0.8,而试验台能够提供的地面结合系数小于0.6,地面提供的摩擦力小于侧向载荷,轮胎容易出现打滑现象,导致无法继续施加载荷,试验中止。目前采用增加径向载荷的方法,使地面提供的摩擦力大于或等于侧向载荷,避免轮胎打滑。该试验方法可以完成对机轮承载能力的考核,但机轮承受了额外的附加载荷,产生了额外附加弯矩,试验时机轮变形量比实际值要大,导致机轮组件和刹车装置可能发生干涉现象。本发明采用的增加挡板的试验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轮胎打滑现象,还可以准确地对机轮的承载能力和变形量进行考核。
发明内容
为克服增加径向载荷试验方法中机轮变形量偏大导致机轮组件和刹车装置干涉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机轮径/侧向联合载荷试验的轮胎防滑板。
本发明包括底座和挡板,在底座上表面有一条挡板。所述挡板位于底座中部,并贯穿底座的宽度方向。所述挡板的高度<径/侧向联合载荷下机轮的滚转半径-机轮的半径。在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分布有多条贯穿底座的宽度方向的防滑槽;该防滑槽的宽度为8~10mm,深度为5~8mm。
所述位于底座上表面的挡板与机轮配合的侧表面为垂直面,或者为阶梯状斜面。
本发明中,挡板的底座为长方体钢板,底座上的四角有4个螺栓孔,其内径和位置与静力试验台加载平面上的螺栓孔完全相同,底座中间布有长方体挡板。试验前将配装轮胎的机轮组件充以额定充气压力,并安装固定在试验台加载平台上,将挡板和底座用4个直径为20mm的高强度螺栓与静力试验台加载平台进行固定。试验时,试验台通过向上移动加载平台对机轮组件施加径向设计载荷、通过向左移动施加侧向设计载荷,配装轮胎的机轮组件在径向设计载荷和侧向设计载荷的共同作用下向右滑移,挡板可阻止轮胎产生较大滑移,避免轮胎打滑现象的发生,直至试验顺利完成。
本发明一方面通过挡板底板上的防滑槽增加刹车机轮上轮胎和试验台台面的结合系数,减缓轮胎在承受侧向载荷时的打滑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增加挡块为刹车机轮定位,使刹车机轮在侧向、径向载荷比远大于试验台台面提供的结合系数时,依然能够完全按技术协议要求的径-侧向联合载荷进行静力试验。同时,使用该装置进行径-侧向联合载荷试验时,刹车机轮承受的径向载荷值不变,机轮不会产生额外附加弯矩,可以避免现有试验方法中机轮变形量试验值比实际值大,导致机轮组件与刹车装置发生干涉、损伤机轮的的问题。该试验方法及装置既能解决当径-侧载荷比较大造成轮胎打滑试验无法进行的问题,又准确地试出机轮的真实承载能力和变形量,能有效加快产品试验进度、确保研制周期要求,且挡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挡板加载试验示意图,
图3是阶梯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阶梯挡板加载试验示意图,其中:
1.机轮组件 2.挡板 3.底座 4.高强度螺栓 5.试验台加载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是用于某型机机轮的径-侧向联合载荷试验的轮胎防滑板,包括挡板2和底座3。底座3为矩形的钢板,在底座3上表面有一条挡板2;所述挡板2位于底座3中部,并贯穿底座3的宽度方向,用于刹车机轮静力试验时为机轮防滑定位。所述挡板2的高度通过静力试验的径向载荷下机轮的滚转半径确定,具体是,挡板2的高度略小于径-侧向联合载荷下机轮的滚转半径-机轮的半径;本实施例中,机轮在径/侧向联合载荷下的滚转半径为255mm,机轮的半径为215mm,挡板2的高度取20mm。挡板2的宽度为20mm。在所述挡板2的上表面,分布有多条贯穿底座3的宽度方向的防滑槽。该防滑槽的宽度为4~10mm,深度为8~12mm;本实施例中,防滑槽的宽度为6mm,深度为8mm。在底座3周边分布有螺栓孔,通过高强度螺栓4将底座3固定在静力试验台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46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