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有流道的加热器内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2178.0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7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童飞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飞翔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胡山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有 加热器 内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设有流道的加热器内胆。
背景技术
对于余热回收的热水器来说,其蓄水箱有一内胆,水在内胆内储存并可进行热交换而升温。余热主要来自于热的冷媒,由压缩机输出热的冷媒与内胆内的水进行热交换,由此产生生活用的热水。热的冷媒一般流经铜管,现有技术中,有的热水器直接将铜管浸泡于内胆之水中,这种结构具有热交换快、热效率高的优点,但铜管易遭受腐蚀而穿洞,一旦穿洞,水进入铜管并跟随冷媒进入压缩机,最终弄坏压缩机,使热水器无法使用。
图1、2所示,热水器是将铜管61绕设在内胆60的外侧壁上,利用铜管61及内胆60侧壁进行传热,从而实现胆内的水与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由此达到加热水的目的。该结构虽然解决了铜管腐蚀的问题,但是,由于水和热的冷媒之间有铜管侧壁和内胆侧壁之双层金属壁间隔,以及铜管和内胆之间的结合间隙存在,导致传热慢、热效率不高,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设有流道的加热器内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设有流道的加热器内胆,包括内胆,所述内胆侧壁设有流道,流道设有进出口,供热的冷媒循环流经,所述流道为环形盘旋设计,流道由两部分复合构造,一部分为内胆侧壁上的环槽,另一部分是密封遮盖环槽的面盖,面盖与内胆之间为焊接连接,所述面盖带有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将流道构造于内胆的侧壁,结构性好,由此也具有如下优点:
1.热的冷媒在流道内流动时,与内胆内的水之间只有一侧壁(即流道壁)相隔,犹如铜管直接浸泡在内胆之水中一样,具有热交换快、热效率高的功效。
2.流道构造于内胆的侧壁,即流道的侧壁即为内胆的侧壁,具有耐腐蚀,不易生锈,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3.流道的形状可多样化,以适当加大热的冷媒与水之间的热传递面积,热效高。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流道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设有流道的加热器内胆,包括内胆1,所述内胆1侧壁上设有流道2,流道2设有进出口,供热的冷媒循环流经,所述流道2为环形盘旋设计,使热的冷媒盘旋流过内胆1的外周,延长热交换时间。流道2由两部分复合构造,一部分为内胆1侧壁上的环槽21,另一部分是密封遮盖环槽的面盖22,面盖22与内胆1之间为焊接连接,所述面盖22带有加强筋221。
使用时,内胆1外还包裹有外层3,并于外层3和内胆1之间嵌置有隔热层4,由此提高保温功效。内胆1上的流道2的进出口有接管朝外引出,以便用于接驳压缩机,从而实现冷媒流经内胆1,达到热交换的目的,流道2盘旋环设于内胆1。热的冷媒由压缩机输出,经管道输通进入内胆1上的流道2,由于流道2直接构造在内胆1的侧壁上,这样内胆1的侧壁不仅承载热的冷媒,还构成热交换面,类似于现有技术中的铜管,直接与水接触,具有热交换快、热效率高的功效。由于内胆1本身的材质特性,如不锈钢材质,不会生锈,具有耐腐蚀,所构造的流道2耐用而不易损坏,延长了热水器的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飞翔,未经童飞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21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