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竹制茶几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2080.5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6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至伟 |
主分类号: | A47B31/00 | 分类号: | A47B31/00;A47B13/08;A47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32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几,具体地说是一种竹制茶几。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茶几桌脚多沿用明清时期的明家具腿脚设计,多为四条腿、三条腿甚至由整体木板与桌面板无缝斜街的垂直支撑,现代家具中茶几的桌脚设计也无多大的创新,仅是装饰上做了稍微的改变,竹制茶几的桌脚设计尤为单一。还有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桌脚容易破坏地板。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能改善上述缺失的竹制茶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制茶几,改变了现有竹制茶几的桌脚设计尤为单一的缺陷,更重要的是这种圆柱形构造不会对地板造成伤害。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竹制茶几,包括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所述上层结构包括左右两端的上面板框架以及连接于该上面板框架之间的上面板;所述下层结构包括左右两端的下面板框架以及连接于该下面板框架之间的下面板;所述上面板框架和下面板框架之间连接有圆盘支撑件使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
所述下面板框架底部镶嵌有圆盘支脚;所述圆盘支撑件和圆盘支脚的轴线与上下面板框架的轴线方向相一致。
所述上面板及下面板由多个面板组条并列而成,所述的面板组条的两端插入上面板框架及下面板框架横向所开设的卡槽中。
所述面板组条相互之间间隔1毫米。
所述茶几整体全部采用竹子材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改变现有竹制茶几的桌脚形式,本茶几桌脚设计方案是现代茶几的一大亮点,采用全竹设计,就是将竹节部分切割成等比例的大小分别嵌入已经挖好等同竹节大小的两根原竹的表面。该结构设计形象的用于竹制茶几的桌脚设计,增加了茶几的道家禅文化的同时更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家居中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这种圆柱形构造不会对地板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竹制茶几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竹制茶几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竹制茶几的结构左视图。
图中:1、上面板框架;2、上面板;3、下面板框架;4、下面板;5、圆盘支撑件;6、圆盘支脚;7、面板组条。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根据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竹制茶几,包括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所述上层结构包括左右两端的上面板框架1以及连接于该上面板框架之间的上面板2;所述下层结构包括左右两端的下面板框架3以及连接于该下面板框架之间的下面板4;所述上面板框架和下面板框架之间连接有圆盘支撑件5使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所述下面板框架底部镶嵌有圆盘支脚6;所述圆盘支撑件和圆盘支脚的轴线与上下面板框架的轴线方向相一致。所述上面板及下面板由多个面板组条7并列而成,所述的面板组条的两端插入上面板框架及下面板框架所开设的卡槽中。所述面板组条相互之间间隔1毫米。所述茶几整体全部采用竹子材质。
在具体制作时,各部件的尺寸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任意定制,但不管是任何尺寸,任何材质的家具(如户外编藤家具、木质家具、混合材料家具、金属家具)。只要整体构造及各部件连接关系与本实用新型相同,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改变现有竹制茶几的桌脚形式,本茶几桌脚设计方案是现代茶几的一大亮点,采用全竹设计,就是将竹节部分切割成等比例的大小分别嵌入已经挖好等同竹节大小的两根原竹的表面。该结构设计形象的用于竹制茶几的桌脚设计,增加了茶几的道家禅文化的同时更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家居中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这种圆柱形构造不会对地板造成伤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至伟,未经张至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20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