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套切边机组中薄带卷取张力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2025.6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5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周涛;邱俊杰;邓珣;宋曙光;方胜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3/198 | 分类号: | B65H23/198;B65H23/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徐祥生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边 机组 中薄带 卷取 张力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装置,具体地讲是一种活套切边机组中薄带卷取张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连续作业切边机组是高附加值硅钢薄带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其张力控制直接影响钢卷卷取质量。现有的生产高附加值硅钢薄带连续作业切边机组张力控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对张力压板施加压力与卷取机设备建立卷取张力,实现带材高速卷取的目的,该方式为人工调整,不仅耗材消耗巨大,而且控制精度较差;另一种是采用开合式皮带张紧方式,通过调整液压缸压力与卷取机设备建立卷取张力,该方式对带材的板型质量要求较高,同时需频繁更换皮带。因此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生产成本低、控制精度高且能自动纠偏的活套切边机组中薄带卷取张力控制装置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生产成本低、控制精度高且能自动纠偏的活套切边机组中薄带卷取张力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套切边机组中薄带卷取张力控制装置,包括上夹送辊、下夹送辊、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一比例阀、第二比例阀、第三比例阀、减速机、变频电机、编码器和可编程控制器,上夹送辊和下夹送辊通过减速机与变频电机连接,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通过第一比例阀、第二比例阀、第三比例阀与上夹送辊、下夹送辊连接,其特征是变频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编码器,编码器的输出端与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一比例阀、第二比例阀和第三比例阀的信号端连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夹送辊、下夹送辊的直径为300-500mm。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夹送辊(1.1)、下夹送辊(1.2)的摩擦系数为0.15-0.25。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减速机(4)为双传动齿轮减速机。
本实用新型用数字控制取代人工调整,从根本上避免了0.15mm-0.26mm高附加值硅钢薄带生产过程中的错边、塔型和内径挤伤等质量问题,从而大幅提高了产品成材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生产成本低、控制精度高且能自动纠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夹送辊1.1、下夹送辊1.2、第一液压缸2.1、第二液压缸2.2、第一比例阀3.1、第二比例阀3.2、第三比例阀3.3、减速机4、变频电机5、编码器6和可编程控制器7,上夹送辊1.1和下夹送辊1.2通过减速机4与变频电机5连接,第一液压缸2.1和第二液压缸2.2通过第一比例阀3.1、第二比例阀3.2、第三比例阀3.3与上夹送辊1.1、下夹送辊1.2连接,变频电机5的转轴上设置有编码器6,编码器6的输出端与可编程控制器7的输入端连接,可编程控制器7的输出端与第一比例阀3.1、第二比例阀3.2和第三比例阀3.3的信号端连接。
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夹送辊1.1、下夹送辊1.2的直径为300-500mm。
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夹送辊1.1、下夹送辊1.2的摩擦系数为0.15-0.25。
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减速机4为双传动齿轮减速机。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20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