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化学甲醛传感器的催化反应层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2000.6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0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思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斯坦福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413 | 分类号: | G01N27/413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甲醛 传感器 催化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化学甲醛传感器,特别涉及一种电化学甲醛传感器的催化反应层,所述催化反应层亦可称为电解液层,是传感器内部发生反应的核心部分。
背景技术
甲醛,是一种人们熟知的毒性很大的气体,在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高居第二位,在国家卫生标准中,一类民用建筑室内甲醛最高限值为0.08mg/m3,准确检测和控制环境中的甲醛浓度甚为重要。现市面上最先进和成熟的甲醛传感器是电化学甲醛传感器。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电化学甲醛传感器,包括芯体和外壳,所述芯体通常由气体扩散层、电解液层和电极层等多层构成。电解液层是传感器的重要的核心部分。现有电化学甲醛传感器的电解液层通常为混合电解液,被测分子与电解液中某个成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形成的离子在电解液中各自趋向工作电极和参考电极,这样可能发生反应不够充分和均匀,影响响应速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化学甲醛传感器的催化反应层,以使传感器的反应充分和均匀,并提高传感器的响应速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化学甲醛传感器的催化反应层,该催化反应层为一由聚四氟乙烯多孔通透膜围绕而成的环状体,在聚四氟乙烯多孔通透膜的各孔中填充有混合胶体,所述混合胶体为反应胶。
上述方案中,所述反应胶是由铂粉、石墨粉和甲酸三者混合布成,铂粉和石墨粉的颗粒直径在纳米级。
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以及带来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聚四氟乙烯多孔通透膜作为基体,聚四氟乙烯多孔通透膜上本身带有大量的通孔,并在这些通孔内填充铂粉、石墨粉和甲酸三者混合而成的胶体。在反应时,聚四氟乙烯多孔通透膜上的通孔即作为H+运动的通道,而甲酸为电解质,铂粉作为甲醛与电解质反应的催化剂,石墨作用是导电,使被测气体进入催化反应层后,反应地更充分、更均匀,并且也使响应速度大幅提升,可提升至10s以内。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聚四氟乙烯多孔通透膜上的孔的截面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催化反应层;2、混合胶体;3、铂粉;4、石墨粉;5、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1、附图2所示:
一种电化学甲醛传感器的催化反应层1,该催化反应层1为一由聚四氟乙烯多孔通透膜卷绕而成的环状体,在聚四氟乙烯多孔通透膜上的孔5中填充有混合胶体2,所述混合胶体是由铂粉3、石墨粉4和甲酸三者混合而成。铂粉3和石墨粉4的颗粒直径最佳为纳米级。
所述聚四氟乙烯多孔通透膜上的孔5通常仅有0.01mm。
本实施例采用聚四氟乙烯多孔通透膜作为基体,聚四氟乙烯多孔通透膜上本身带有大量的通孔5,在反应时,聚四氟乙烯多孔通透膜上的通孔5即作为H+运动的通道,而甲酸为电解质,铂粉3作为甲醛与电解质反应的催化剂,石墨粉4作用是导电,使被测气体进入催化反应层1后,反应地更充分、更均匀,并且也使响应速度大幅提升,可提升至10s以内。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斯坦福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斯坦福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20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