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体压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1783.6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5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龚德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16 | 分类号: | B21B1/16;B21C47/16;B21C47/02;H01B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胡思棉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体 压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延机,尤其是指用于进行扁平导体压延的FCC导体压延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一些电子线材压延设备也应运而生。目前在市面上的压延设备是将导体电子线材经过压延使其具有一定宽度的导体片材。导体压延机通常包括放线装置、压延装置、退火装置、收线装置。比如中国专利200820212515中所描述的导体压延机,导体线材经放线装置进入压延装置压延使导体线材变成具有一定宽度的导体片材,再经过加热退火提高导体常温下的加工性能,最后绕卷收线。压延机的压延出的产品张力比较均匀、产品性能比较好。但是其还存在一些不足,在压延部进行压延导体线材时,由于一大卷线材在压延过程中经常位于压延部的同一部位,长时间使用压延部同一部位对线材施压压力进行压延,会导致压延部某些部位磨损厉害,造成压辊表面粗糙不平整,使需经压延过的导体片材的表面不够平滑,宽度厚度不够均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延机,其可以在压延过程中改变导体线材在压延装置中的位置,不会使其在压延过程中固定在压延装置的某个部位上,避免了压延部的损坏,提高了压延装置的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体压延机,其包括放线装置、压延装置、退火装置及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延装置的进出线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自动移位装置,所述自动移位装置包括可往复直线运动的移动机构,在所述移动机构上安装有移位过线轮。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基座,安装在所述固定基座上的移位滚珠丝杆,所述移位滚珠丝杆通过移位步进电机带动转动;在所述移位滚珠丝杆上设置一可沿所述移位滚珠丝杆做直线运动的移位滑块,在所述移位滑块上固定有移位过线轮。
所述收线装置为双轴自动换卷装置。
所述双轴自动换卷装置包括转动盘、安装在所述转动盘上的两个收线盘和切线装置,及驱动所述转动盘及收线盘转动的驱动装置。
在所述收线装置的进线一侧安装有排线装置。
在所述退火装置与所述收线装置之间安装有激光检测装置。
在所述压延装置上方安装有自动宽度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压延机,通过加装自动移位装置,在压延过程中,自动移位装置带动导体线材沿着压延面左右移动,使其与压延面的各个部位接触并随时变换位置,保证了压延面的平整度,降低了压延面的磨损,提高了压延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使用双轴自动换卷装置,可以在收线时自动进行卷轴切换,节省了人工换卷的时间,减少了操作员监控设备的时间。通过排线装置,可使在收线时均匀卷绕。通过激光检测装置,可以检测压延后导体片材的加工表面是否平滑,宽度是否一致,及时发现加工存在的问题,并予以修正。通过放线装置及压延机上的张力调节装置,使在压延作业过程中,放线至收线过程中线材张力保持一致,提高了产品压延的宽度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压延机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自动移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现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图式进行具体说明。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的导体压延机包括箱体1、放线装置2、压延装置3、自动移位装置4、退火装置5、检测装置6、收线装置7,其中:
在箱体1上安装有压延装置3、摆线装置4、退火装置5、检测装置6、收线装置7,及电控装置,放线装置2安装在箱体1一侧。电控装置包括各装置控制系统及人机操作界面,为操作方便,电控装置安装在箱体1的上部。
放线装置2,位于压延装置3的右下侧。放线装置2包括支座,安装在支座上的可转动的放线盘21,驱动放线盘21转动的电机。
压延装置3,包括压延辊轮固定座,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固定座上的动压延辊轮30,静压延辊轮31。支撑动压延辊轮30的轴承座为可活动轴承座。设置在压延辊轮固定座上端的宽度调整装置,该宽度调整装置包括宽度调整电机32,位于宽度调整电机32一侧的间隙调整装置34,间隙调整装置34与宽度调整电机32之间设置有电磁离合器33。间隙调整装置34包括复数组涡轮蜗杆减速机构、复数组精细丝杆螺母传动机构以及与两组涡轮蜗杆减速机构中的蜗杆轴连接的手动调节轮35。
动力传输装置,其驱动动压延辊轮30和静压延辊轮31转动。动力传输装置包括包括齿轮减速箱皮带轮36、齿轮减速箱37、与齿轮减速箱连接的偏心联轴器38,动压延辊轮30和静压延辊轮31分别上下安装在偏心联轴器3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17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伽玛碘化亚铜超快X射线闪烁转换屏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透气洗漱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