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模块及工作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1558.2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1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石坂拓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9/048 | 分类号: | H01G9/048;H01G9/008;H01G9/26;H01M2/2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夏斌;陈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工作 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1年6月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1-127637号的优先权。其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叠多个蓄电块并进行串联的蓄电模块及搭载该蓄电模块的工作机械。
背景技术
正推进使用可充电的二次电池或双电层型电容器等的蓄电块的混合式工作机械的开发。作为混合式工作机械中采用的蓄电块,提出有用膜包住蓄电要件的板状的蓄电块。正电极及负电极从蓄电块的外周部导出。
通过堆积多个蓄电块并进行串联来形成蓄电模块。在层叠方向上邻接的蓄电块的电极片通过焊接或铆接等电性连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857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68138号公报
在通过焊接等连接蓄电块的电极片时,需要进行应连接的2个电极片的对位。若在电极片的连接部产生位置偏离,则堆积多片蓄电块时,位置偏离叠加而变大。尤其在蓄电块的容器使用层压薄膜时,不能说电极片与层压薄膜的位置关系始终恒定。因此,不优选将层压薄膜的边作为对位的基准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轻松地进行蓄电块的电极片的对位的蓄电模块。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搭载该蓄电模块的工作机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观点,提供一种蓄电模块,
其具有层叠的多个蓄电块,
所述蓄电块分别包含形成有狭缝的第1及第2电极片,相互邻接的2片蓄电块的一方的第1电极片与另一方的第2电极片相互重叠而连接,相互连接的第1电极片的狭缝与第2电极片的狭缝相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观点,在第一观点所述的蓄电模块中,
相互连接的所述第1电极片的狭缝和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以沿着1条直线的姿势配置,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的端部与所述第1电极片的狭缝的端部接触,由此限制插入深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观点,在第二观点所述的蓄电模块中,
在所述第1及第2电极片上相互平行地分别形成有多条所述狭缝,所述第1电极片的狭缝与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一对一对应,相互对应的狭缝彼此相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观点,在第一至第三任一个观点所述的蓄电模块中,
所述蓄电块包含容纳板状的蓄电结构体的蓄电容器和从所述蓄电容器的边拉出的所述第1及第2电极片,
形成于所述第1电极片及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从前端朝向基部形成,
相互邻接的所述蓄电块以一方的蓄电块的所述第1电极片和另一方的蓄电块的所述第2电极片向同一方向拉出的姿势堆积,所述第1电极片和第2电极片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弯曲,在比弯曲部分更靠前端的部分重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观点,在第一或第二观点所述的蓄电模块中,
所述蓄电块包含容纳板状的蓄电结构体的蓄电容器和从所述蓄电容器的边拉出的所述第1及第2电极片,
形成于所述第1电极片及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从沿着拉出方向的一方的边朝向相反侧的边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观点,提供一种工作机械,其具有:
蓄电模块;及
电动机,通过从所述蓄电模块供给的电力驱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模块具有层叠的多个蓄电块,
所述蓄电块分别包含形成有狭缝的第1及第2电极片,相互邻接的2片蓄电块的一方的第1电极片与另一方的第2电极片相互重叠而连接,相互连接的第1电极片的狭缝与第2电极片的狭缝相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观点,在第六观点所述的工作机械中,
相互连接的所述第1电极片的狭缝和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以沿着1条直线的姿势配置,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的端部与所述第1电极片的狭缝的端部接触,由此限制插入深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观点,在第七观点所述的工作机械中,
在所述第1及第2电极片上相互平行地分别形成有多条所述狭缝,所述第1电极片的狭缝与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一对一对应,相互对应的狭缝彼此相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九观点,在第六至第八任一个观点所述的的工作机械中,
所述蓄电块包含容纳板状的蓄电结构体的蓄电容器和从所述蓄电容器的边拉出的所述第1及第2电极片,
形成于所述第1电极片及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从前端朝向基部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15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塔式起重机的带粉末塑面的标准节
- 下一篇:一种新型PCB板用固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