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泳加工时用的堵塞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0926.1 | 申请日: | 2012-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3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蔡林;汤子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诚天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3/14 | 分类号: | C25D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姜堰市民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泳 工时 堵塞 | ||
技术领域
一种电泳加工时用的堵塞,可插入待进行电泳的工件的孔中,防止孔被涂覆。
背景技术
一种管状工件(见图1)其孔2内表面已经过金加工,具有精度要求,而工件的外圆1的表面、需要进行电泳加工以保护该表面,该工件电泳加工时必须浸入电泳液中,为防止孔2的内表面被涂覆,一般在孔2的两端分别插入堵塞,阻隔其内表面与电泳液接触。电泳加工工艺包括对工件的涂覆、清洗、烘干等工序,这些工序通常在流水线上连续进行,在烘干的过程中孔2的空气会因受热而膨胀,常常会出现将堵塞弹出使堵塞掉在烘道内的情况,这种情况应当避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泳加工时用的堵塞,既可使管状工件的内表面与电泳液相隔离,又能在烘干工序中防止该堵塞从工件上掉落。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泳加工时用的堵塞,所述的堵塞由弹性材料制成,由圆套管3和套管5连接构成一整体,圆套管3的右端封闭,圆套管3的外径具有与管状工件的孔2的内径实现液密封的配合尺寸,圆套管3的左端外圆上设有倒角4,套管5的轴线与圆套管3的轴线相互垂直,套管5靠近圆套管3的右端,圆套管3的壁上设有一使圆套管3与套管5相沟通的小孔6。
为使堵塞更方便地插入管状工件中,圆套管3的左端外圆上的倒角4的锥度为2∶10。
所述的堵塞由橡胶、硅胶、聚四氟乙烯中任一种材料制成。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堵塞,可有效地将管状工件的内表面与电泳液相隔离,圆套管3的壁上设有一使圆套管3与套管5相沟通的小孔6,在烘干管状工件时工件内的膨胀空气可通过小孔6、套管5排出,避免了堵塞从管状工件中弹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针对的工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一种电泳加工时用的堵塞,所述的堵塞由弹性材料制成,由圆套管3和套管5连接构成一整体,圆套管3的右端封闭,圆套管3的外径具有与管状工件的孔2的内径实现液密封的配合尺寸,圆套管3的左端外圆上设有倒角4,套管5的轴线与圆套管3的轴线相互垂直,套管5靠近圆套管3的右端,圆套管3的壁上设有一使圆套管3与套管5相沟通的小孔6。
由于采用了圆套管3的壁上设有使圆套管3与套管5相沟通的小孔6的结构在烘干工序中,管状工件时工件内的膨胀空气可通过小孔6、套管5排出,避免了堵塞从管状工件中弹出。
为使圆套管3的外径与管状工件的孔2的内径实现液密封,圆套管3的外径比管状工件的孔2的内径大0.1-0.2mm。
为使堵塞更方便地插入管状工件中,圆套管3的左端外圆上的倒角4可为圆锥体,其锥度为2∶10。
堵塞的圆套管3的长度无特别要求,只要堵塞分别从管状工件的两端插入后,堵塞之间不相互顶挤就行。
所述的堵塞由橡胶、硅胶、聚四氟乙烯中任一种材料制成。
使用时管状工件的两端分别插入堵塞,堵塞的套管5的出口朝上,管状工件浸入电泳液后套管5的出口应高于液面,不使电泳液进入管状工件内。在烘干工序中,管状工件时工件内的膨胀空气可通过小孔6、套管5排出,避免了堵塞从管状工件中弹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诚天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诚天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09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花机检修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MOCVD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