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壁铸件用底浇式浇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0650.7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1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丰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0 | 分类号: | B22D18/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钟善招 |
地址: | 364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铸件 用底浇式 浇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用机械制造领域,涉及一种薄壁铸件用底浇式浇铸机。
背景技术
薄壁铸件的生产是铸造领域的一大难题。采用铸造方法获得薄壁铸件的关键在于解决金属液充型问题,只有金属液完全填充铸型,才能够获得形状完整的铸件。为了实现铸件的顺利充型,早期在重力铸造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提高金属液的浇注温度或对铸型进行预热。这两种方式可以改善金属液的流动性,延长金属液的流动时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充型问题。但由于引入富余热量,会使铸件降温缓慢,凝固温度梯度和凝固速度降低,这将导致铸件内晶粒粗大,影响铸件性能。同时,由于重力铸造无法实现对充型压力的控制,无论浇注系统设计得多么合理,都很难避免飞溅和紊流,易使铸件产生欠铸、疏松、氧化夹杂等铸造缺陷。此外,重力铸造由于金属液从上部充入型腔,会产生气泡,从而影响铸件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壁铸件用底浇式浇铸机,它能够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为金属液提供充型压力,使金属液由下至上“反向充填”进入型腔,一方面解决传统重力铸造金属液飞溅和紊流问题,消除气泡,提高铸件质量,另一方面为金属液充型提供压力,使金属液完全充型,并使金属液在一定压力下成形和完成凝固,提高凝固速度和温度梯度以获取细晶效应,从而提高薄壁铸件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薄壁铸件用底浇式浇铸机,它包括盛装金属液体的耐高温容器、用于密封耐高温容器的密封盖、与密封盖上部相配合的柱塞、用于铸造薄壁铸件的铸型、连通耐高温容器底部和铸型底部的浇铸通道,所述铸型上开设有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当铸造薄壁铸件时,在耐高温容器中倒入定量金属液体后,快速盖上密封盖并压下柱塞,这时密封容器内的空气被压缩,使金属液体在一定的压力和速度通过浇铸通道从铸型底部进入型腔,实现金属液充填。
由于本实用新型金属液由下往上充填,解决了传统重力铸造产生的金属液飞溅和紊流问题,并消除铸造过程中产生的气泡,避免由此产生的铸造缺陷;同时,通过一定压力把金属液快速压入铸型,实现薄壁铸件的完全充型,并使金属液在一定压力下成形和完成凝固,提高了凝固速度和温度梯度,获得晶粒较细的铸件,提高了铸件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薄壁铸件用底浇式浇铸机纵向剖面图。
图中各标识表示:
1、柱塞;2、密封盖;3、耐高温容器;4、浇铸通道;5、铸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薄壁铸件用底浇式浇铸机包括盛装金属液的耐高温容器3、用于密封耐高温容器3的密封盖2、与密封盖2上部相配合的柱塞1、用于铸造薄壁铸件的铸型5、连通耐高温容器3底部和铸型5底部的浇铸通道4,所述铸型5上开设有排气孔6。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在耐高温容器3中倒入定量金属液后快速盖上密封盖2,用外力压下柱塞1,这时耐高温容器3内的空气受到压缩,产生的压力使金属液通过浇铸通道4从耐高温容器3底部,从铸型5底部注入,这时排气孔6起到排气作用,使金属液注入成为可能。由于金属液从下往上注入型腔,解决了传统重力铸造产生的金属液飞溅和紊流问题,并消除了铸造过程中产生的气泡,避免由此产生的铸造缺陷;同时由于金属液是在一定的压力和速度下注入型腔,从而有利于金属液的完全充型,解决了薄壁铸件金属液充填困难的问题;此外,金属液在一定压力下成形和完成凝固,提高了凝固速度和温度梯度,获得晶粒较细的铸件,从而获得质量较好的铸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丰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丰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06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定位夹紧工装
- 下一篇:多频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