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辅助泪道舒缩功能的可调节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0359.X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7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毕燕龙;毕婉蓉;周祁;吴名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82 | 分类号: | A61F2/82;A61F9/007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泪道 功能 调节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医疗眼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泪道舒缩功能的可调节支架。
背景技术
泪道阻塞性疾病在临床上很常见,治疗方式也多种多样,比如常用的泪道扩张技术,即对于阻塞的泪道先从泪小点插入较细的探针放置,30分钟后再替换成略粗些的探针进行扩张,如此每周一次持续数次。一般均在门诊表麻下进行,泪道探针进出时病人往往伴随着较大的痛苦。临床上对于一些慢性泪道阻塞性疾病也往往采用鼻泪道内放置义管,即支架的方式来治疗。放置的支架能够起到支撑作用,从而扩张部分阻塞的泪道,一般所放置的支架在术后2-3个月内即可拔管。拔管后如即刻行泪道冲洗,大部分人都会通畅的,但数周后一部分人还会发生泪道再次阻塞而引起溢泪(即俗话说的“流眼泪”)。分析再次阻塞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支架虽然短期可以扩张原来狭窄的泪道,但这种阻塞的泪道往往伴随着慢性的炎症,在置管期间由于泪道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炎症往往会进一步加重,会造成拔管后的再次阻塞。2,泪道为具有弹性的粘膜管状组织,部分部位具有收缩功能,临床常用的泪道支架虽然形状和功能各异,但均不具备“可调节粗细”的功能。这意味着放置支架的2~3个月内泪道将丧失调节能力,可能是拔管后再次阻塞的重要原因之一。3,临床上用于治疗泪道阻塞时,往往有分步治疗的情况出现,比如先期可在已经阻塞的泪道内置入较细的支架,待泪道初步开放扩张后,再更换较粗的支架。但在更换支架过程中反复进入泪道的操作不可避免的会再次引起泪道损伤。
并且目前国内外尚无可以通过一次手术就可之后进行泪道管径反复调节的临床报道或专利出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在于提供一种辅助泪道舒缩功能的可调节支架。
本实用新型提出通过一次手术把放置泪道支架的2~3个月的期间分割成两个时期,放置初期为阻塞性泪道的初步再通期、放置后期为已初步再通泪道的进一步畅通及功能恢复期。根据这个新方案我们设计了一种辅助泪道舒缩功能的可调节支架,可以在整个治疗期内不需更换支架,通过一次手术即可达到整个治疗要求。本实用新型由内部支撑支架和外部可扩张囊腔组成,先期放置时不需扩张外部囊腔,后期可个性化通过注入生理盐水或空气来舒缩外部囊腔,从而对泪道内径进行调节。根据个体泪道阻塞程度不同,生理盐水的注射量可多可少,注射后维持时间可长可短,这种被动的泪道官腔的调节虽不如主动调节,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泪道内壁固有的舒缩弹性。本设计的另一具临床意义的重要之处在于,通过使所放置的支架变细,会腾出部分空间,可通过泪小点对泪道进行冲洗,从而达到真正的支架放置期间的泪道内炎性物质的清除。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调节粗细的泪道支架(图1-4),由侧管1、头部球囊2、球囊穿线隧道3、体部囊4、不膨胀注水管5、注水口6、注水口帽盖7、球囊支撑8和体部囊支撑9组成,其中:头部球囊2为圆环结构,头部球囊2通过球囊支撑8固定,体部囊4为中部空心的圆柱体结构,通过体部囊支撑9固定;体部囊4一侧连接头部球囊2,另一侧连接不膨胀注水管5一端,不膨胀注水管5另一端为注水口6,且设有注水口帽盖7;头部球囊2端部设有侧管1,头部球囊2上设有球囊穿线隧道3。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侧管1、头部球囊2、球囊穿线隧道3、体部囊4、不膨胀注水管5、注水口6和注水口帽盖7为一体成型设计,球囊支撑8和体部囊支撑9部分为单独一体成型设计。除了不膨胀注水管5、注水口帽盖7、球囊支撑8和体部囊支撑9由不膨胀软硅胶制成之外,其余部分均由可膨胀硅胶制成,可膨胀硅胶材料可参考广泛使用的整形科“皮肤扩张器”的硅胶材料,具有高度膨胀性、不易破损、免疫原性低、易消毒等优点。本实用新型即可用于眼科慢性阻塞性泪道疾病的治疗之中,又可用于急性期泪小管断裂的修复手术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 该支架带有侧管,可全程调节泪道的舒缩功能,包括泪点、鼻泪管、泪囊、泪小管。
2, 该支架包含内部支撑支架和外部可扩张囊腔,因此对阻塞性泪道疾病可进行一次手术分步治疗,具备个性化手术器材的特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示。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面图示。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注射生理盐水扩张后的结构图示。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置入术前缝线穿挂方式图示。
图中标号:1为侧管、2为头部球囊、3为球囊穿线隧道、4为体部囊、5为不膨胀注水管、6为注水口、7为注水口帽盖、8为球囊支撑、9为体部囊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03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滴水公交车站台
- 下一篇:上肢划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