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防止回流的吸吮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9607.3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3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吴铭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咏铭国际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1/18 | 分类号: | A47G2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回流 吸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具防止回流的吸吮管结构,尤指一种可供饮用者任意用于各种容器上且吸饮液体时防止回流于容器内,以减少细菌滋生的卫生问题。
背景技术
按,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也往往会藉由汗水、排泄、呼吸及蒸发等不同方式排出于体外,因此我们每天必须补充大量的水分,以维持体内的水平衡,而现今社会水壶或水瓶容器等款式非常不一,主要供开水或饮料等液体盛装用,以利于平常在家或是外出时饮用,为了更方便于饮用者饮用,可通过一插设于水壶内的吸管,更顺利地吸吮水壶内的液体。
如一常见结构5,请参阅图5所示,为目前市面上常见水壶瓶内的吸管51,该吸管51的前端设有一吸吮端511,供饮用者吸饮液体用,且该吸管51的后端是插设于一弹性段52内,该弹性段52的一端设有一枢接孔521是供该吸管51的后端插设固定;又该另一端设有一抵制件522以增加该吸管51抵靠于水壶瓶底部的力量。
然,就上述而言,该吸管51与弹性段52为插设固定状,并呈贯通状,因此每当饮用者在进行吸饮液体后,嘴部离开吸管时,原先被吸上来的液体因此参杂着唾液而回流于容器内,导致容易造成细菌滋生的卫生问题。
发明内容
据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任意用于各种容器上且吸饮液体时防止回流于容器内,以减少细菌滋生的卫生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具防止回流的吸吮管结构,是由一吸吮座及一吸管部所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该吸吮座前端设有一吸吮部,该吸吮部处设有一阀门;又该吸吮座后端周围设有一环翼且内设有一套接孔并向内延伸,该套接孔前端设有一枢接孔且向内延伸,是供该吸管部结合卡紧。
兹由以上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相较于先前技术,有如下的诸多功效: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具防止回流的吸吮管结构,该吸吮座前端设有一吸吮部,该一吸吮部设有开口的一阀门;又该吸吮座后端周围设有一环翼且内处设有一套接孔并向内延伸,该套接孔的前端设有一枢接孔且向内延伸,是供吸管部结合卡紧,藉由该吸吮部处设有阀门且为不同文字所呈现,达到吸饮液体时防止回流于容器内,以减少细菌滋生的卫生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点及具体实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分解状态图。
图5为常见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具防止回流的吸吮管结构,是由一吸吮座1及一吸管部2所组成;其中,
一吸吮座1,是整体呈锥形状,该吸吮座1后端处设有一套接孔11且向内延伸,该套接孔11前端处设有一枢接孔且向内延伸,其中该吸吮座1内的套接孔11是大于枢接孔12;又该吸吮座1前端处设有一吸吮部13,该一吸吮部13设有开口的一阀门131;又该吸吮座1后端周围处设有一环翼111且环绕包覆着;及
一吸管部2,是整体呈圆形中空状,该吸管部2前端设有一吸吮端21,该吸吮端21是插设于该吸吮座1的套接孔11内并与套接孔11的枢接孔12结合卡紧,又该吸管部2后端设有一进水端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咏铭国际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咏铭国际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96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