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显式低温运输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7636.6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9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英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B65D90/48 |
代理公司: | 上海富石律师事务所 31265 | 代理人: | 沈其梅 |
地址: | 2002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显式 低温 运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显式低温运输箱。
背景技术
冷链是指温度敏感型物品从产生到最终消耗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以便保证物品质量,减少物流损耗的供应链系统,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生物样本(包括人体或动物的组织、血液和体液样本等)、生物制品(包括疫苗和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等)和部分温度敏感型药品都需要冷链进行运输。因此最近几年,冷链物流产业在生物医药产业中蓬勃发展,由此带来对冷链物流的特定用途产品和解决方案也逐年增加,尤其是临床样本库的建立对生物样本的专业运输能力有了迫切的需求。但是由于目前对冷链运输中样本保存温度的监测还相对滞后并有一定局限性,不能及时的显示样本温度并做出警报,可能造成样本的降解或失效等无法挽回的损失。
现有冷链运输箱的温度记录仪完全包裹在样本包装内,只能记录运输温度,无法实现实时监控物品温度。因此,如何在不开启物品包装的前提下,对冷链运输温度进行有效监控,及时发现问题以减少损失,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显式低温运输箱,以便在运输途中可以不开启包装的前提下,实现对物品温度的实时显示和全程实时温度监控。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显式低温运输箱,其包括:
箱体,其外表面设置有显示部件;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配置有用于感测所述箱体内所容置的物品温度的温度探头;
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及所述显示部件相连接、用于将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提供的温度处理后送入所述显示部件予以显示的处理单元,其也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以及
供电单元,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优选的,上述外显式低温运输箱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单元相连接的报警部件。
优选的,上述处理单元包括数据存储单元及处理器。
优选的,上述温度探头为PT100温度探头。
优选的,上述箱体采用符合IATA标准的UN认证包装箱体。
优选的,上述数据存储单元为DDR存储器或Flash存储器;上述处理器为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外显式低温运输箱由箱体表面的显示器件来实时显示物品温度;此外,当温度超过预定温度阈值后,可通过报警器件来报警通知运输人员,由此可实现对冷链坏节的全程实时温度监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显式低温运输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显式低温运输箱。所述外显式低温运输箱1包括:箱体11、温度传感器12、处理单元13及供电单元14。
所述箱体11用于放置需要运输的物品,例如,生物样本(包括人体或动物的组织、血液和体液样本等)、生物制品(包括疫苗和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等)和温度敏感型药品等等。所述箱体11的外表面设置有显示部件111,以便能显示诸如温度等相关信息。其中,该显示部件111可采用任何能显示信息的器件,例如,数码管、液晶显示屏等等。所述箱体11的颜色、形状等不限,例如,可如图1所示呈方形,也可呈圆柱形等等。
优选地,所述箱体11可采用符合IATA标准(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标准)的UN认证(联合国包装认证)包装箱体作为外层包装,UN外层包装内采用泡沫塑料保温板作为保温材料,采用干冰(固态CO2)作为制冷剂,需要运输的物品置于箱内制冷剂中,以便低温保存。
所述温度传感器12设置在所述箱体11内,且配置有用于感测所述箱体11内所容置的物品温度的温度探头(未予图示)。
使用时,所述温度探头通常置于物品旁,例如,放在所述箱体11内的冷藏的生物制剂、血液等附近,其可采用铂材料制成,例如,可采用PT100温度探头,其感测的温度范围可达:-200℃至6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未经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76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