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弹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6533.8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4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兵;张慎;冯磊;姚长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下一代广电网物联网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48 | 分类号: | H01H1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刘洪京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震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弹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遥控器组件,更具体地为运用于遥控器中与遥控器的按键配套使用的一种金属弹片。
背景技术
金属弹片(metal dome)俗称锅仔片。其采用超薄0.05mm~0.1mm厚度,维氏硬度在480~550之间的不锈钢材料制成。金属弹片具有接触平稳、导通性强、回弹稳定、手感俱佳的几大优点。
金属弹片因其良好的导通性能,在操作者与产品之间可起到良好的开关启用和控制作用。其次金属弹片具备稳定的回弹力,能够给操作者带来舒适的触动感。同时,金属弹片具有超长的触压寿命。因此,金属弹片在家用电器的按键装置,例如遥控器、冰箱或者电视机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金属弹片的剖面示意图,同时结合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弹片10的工作原理为,将金属弹片10设置于PCB板(未图示)上的外侧导电部90上。
用户按下按键(未图示),按键会挤压金属弹片10,金属弹片10的中心点下凹,从而使其接触到内侧导电部80,从而形成回路,电流通过,从而使遥控器发出某一特定工作状态的信号。当用户松开按键时,金属弹片10回弹,从而使内侧导电部80与外侧导电部90断开,形成开路状态,从而使遥控器停止发出该特定工作状态的信号。该内侧导电部80与外侧导电部90基本上为印刷在PCB板上的碳浆层。
但在现有技术中,金属弹片10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位置的偏移,从而使遥控器或者其他家用电器的按键出现灵敏度下降,甚至出现按键失灵的现象。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弹片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弹片,其可防止金属弹片发生位置偏移的现象,提高应用该金属弹片的按键的灵敏度,并提高按键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弹片,其具有一弧形凸面以及弧形凹面,所述金属弹片的的弧形凹面上设有若干凸设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设部至少为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设部环布于所述弧形凹面的中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金属弹片的弧形凹面上设置若干凸设部,可有效得防止金属弹片发生位置偏移的现象,提高应用该金属弹片的按键的灵敏度,从而提高了按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金属弹片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与图1中所示的金属弹片配套的,并印刷在PCB板上的碳浆层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弹片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示的一种金属弹片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弹片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所示的一种金属弹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图3与图4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弹片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示的一种金属弹片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一种金属弹片10,该金属弹片10为圆形并带有弧形凸面12的金属薄片。在该金属弹片10的弧形凸面12面设有五个凹设部121。同时在该金属弹片10的弧形凹面11设有五个凸设部111。当然可以设置三个、六个或者更多数量的凸设部111。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凸设部111可为圆形,也可为正方形或其他形状。同时,该凸设部111环布于该弧形凹面11的中心。
配合参照图2所示,该金属弹片10的环状边缘101设置于印制在PCB板上的外侧导电部90上,并与该外侧导电部90直接接触。用户按下按键(未图示),金属弹片10下凹,从而使其接触到内侧导电部80,从而形成回路,电流通过,从而使遥控器发出某一特定工作状态的信号。当用户松开按键时,该金属弹片10回弹,从而使内侧导电部80与外侧导电部90断开,形成开路状态,从而使遥控器停止发出该特定工作状态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下一代广电网物联网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下一代广电网物联网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65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