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防污染冲砂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6451.3 | 申请日: | 201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6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畅;武垚;陈庆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畅 |
主分类号: | E21B21/01 | 分类号: | E21B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01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污染 砂罐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过程中一些进入开采中后期的油井出砂量明显增加,直接影响到油井产量及油田的正常生产,因此各油田普遍采用防污染冲砂罐冲砂作业以解决上诉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是:车载防污染冲砂罐。
背景技术
以往在冲砂作业过程中,提放管柱时需停泵作业,受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施工工艺,气候等方面条件的制约,增大了管柱砂卡的机率,冲砂作业的效率也较低。同时,自油井返回的含砂液体若直接排放会因液体中含有的部分原油而对环境造成污染,且水资源浪费较大,若经简单沉淀处理而循环使用,液体中的细粉砂会因来不及沉淀而被重新注入井内,降低了冲砂作业的效率。在冬季冲砂作业时水砂冻结也会增加工人劳动强度,降低冲砂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车载防污染冲砂罐,该车载防污染冲砂罐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冲砂的过程中,油、水、砂不落地;由于在罐内形成三级迷宫沉降工艺,采用连续冲砂作业方式,在提放管柱时泵车连续工作,不仅可避免卡井事故的发生,而且能提高冲砂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车载防污染冲砂罐是这样实现的:“车载防污染冲砂罐”是由:下水槽、提水泵、下水管、上水管、上水槽、电加热器、滤砂槽、电机、一级旋流器、二级旋流器、三级旋流器、分流器、排砂槽和进水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排砂槽的上方有进水管一级旋流器二级旋流器相连接。分流器和三级旋流器相连接。下水槽位于罐体的后 端底部有电加热器,提水泵在下水槽的上方连接有上水管。下水管的一端和下水槽连通经过上水槽的底部另一端和排砂槽连通。上水管经过上水槽的顶部和分流器连通。上水槽被挡板分成个部分,每个部分底部安装有电加热器。上水槽在靠近排砂槽的部分上方安装有滤砂槽。电机安装在滤砂槽的旁边通过三根皮带连接一级旋流器、二级旋流器、三级旋流器。该装置洗井冲砂过程采用三级工艺处理程序:一级旋流器清除大于3mm以上砂粒;二级旋流器清除大于0.3mm以上砂粒;三级旋流器清除小于0.3mm以下悬浮粉砂粒,从而为循环装置提供纯净的清洗液。本冲砂罐带有电加热装置解决了冬季冲砂罐体内水砂冻结的弊端,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工作强度。具体的工作流程是:首先从油井中泵出的含有油和砂的水通过进水管进入一级旋流器、大粒的泥砂和一部分水落入排砂槽、剩余的油、水、砂进入二级旋流器,二级旋流器下端排出泥砂上端排出剩余的油、水、砂进入滤砂槽。滤砂槽和上水槽连通。排砂槽中的水通过下水管进入下水槽。上水管通过提水泵将下水槽中的水注入分流器再进入三级旋流器完成水砂分离。本装置在现场施工完成后可利用旋流分离器将残余的原油、水、泥砂进行处理,分离液体中的泥砂,收集液体中含有的原油,对剩余的液体进行循环使用,并可按要求将污水及洁净的泥砂排放至指定地点。避免了传统冲砂作业工艺污染作业现场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车载防污染冲砂罐的整体结构图。
附图2为车载防污染冲砂罐的整体俯视图。
其:下水槽1、提水泵2、上水管3、下水管4、上水槽5、电加热器6、滤砂槽7、电机8、三级旋流器9、二级旋流器10、分流器11、一级旋流器12、排砂槽13、进水管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如图1、图2所示)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车载防污染冲砂罐是由:进水管14、一级旋流器12、排砂槽13、下水槽1、提水泵2上水管3、分流器11、二级旋流器10、三级旋流器9、滤砂槽7、上水槽5、电加热器6、下水管4、电机8组成。其特征在于排砂槽13的上方有进水管14,一级旋流器12,二级旋流器10相连接。分流器11和三级旋流器9相连接。下水槽1位于罐体的后端底部有电加热器6,提水泵2在下水槽1的上方连接有上水管3,下水管4的一端和下水槽1连通经过上水槽5的底部另一端和排砂槽13连通。上水管3经过上水槽5的顶部和分流器11连通。上水槽5被挡板分成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底部安装有电加热器6。上水槽5在靠近排砂槽13的部分上方安装有滤砂槽7。电机8安装在滤砂槽7的旁边通过三根皮带连接一级旋流器12、二级旋流器10、三级旋流器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畅,未经刘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64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