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固体散料余热热管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6368.6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9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朱杰;朱宝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杰;朱宝泉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富天民宏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2 | 代理人: | 刘寿椿 |
地址: | 10004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固体 余热 热管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属于热交换设备领域,具体的讲,是属于在通入或穿过通道壁的封闭管道里有中间传热介质的凝结和蒸发的热交换设备领域,依据国际专利分类法,属于F28D 15/02。
背景技术
我国燃煤炉渣余热一般并不回收。其热量比例不大,仅占燃煤发热量的1%~2%,但燃煤总量巨大,也是不可忽视的宝贵资源。另外,燃煤炉渣大多为湿法处理,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并污染了环境。除了燃煤炉渣余热以外,炼钢、炼铁、水泥等工业也有大量固体炉渣、或其他固体散料余热,没有得到回收利用。
现有的技术,如我国专利号为200920076306.X,名称为《固体调味料干燥系统中的低温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它包括除尘器、引风机、加热器和热管换热器,热管换热器包括第一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进口、第二出口,热管换热器通过第一进口与除尘器连接,热管换热器通过第一出口与引风机连接,热管换热器通过第二出口与加热器连接,第二进口与外界空气连通。它把固体散料上方的低温废气利用热管回收,再加热新鲜空气,以降低燃料消耗。此固体余热是通过表层与空气对流换热。其不足之处:换热接触面小,换热量小,换热速度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温固体散料余热热管回收系统,其工作原理如下:高温炉渣或其他固体散料,落入进料斗,自动进入一个平置的长环形筒内,此环行筒内筒焊接一绞龙螺旋片,它旋转时渣料不断被翻转并向前行。此内筒内还有一套筒,组成一个内径向热管。此套筒直径方向焊有多棑不同角向位置的翅片管,翅片管两端与内径向热管相通。高温渣料不断翻转前行时,内筒与套筒间的工质蒸发吸热,使渣料降温,蒸发的蒸汽通向翅片管,被套筒内吹过的空气冷却,冷凝后放出冷凝热加热空气,液体又回到内筒下部。此环行筒外筒,又是一个外径向热管的内筒,其外壁面基本全被工质包围。当高温渣料不断被翻转前行时,同时加热外径向热管的工质,工质沸腾蒸发吸热,使渣料不断降温,工质蒸汽进入上部多棑翅片管,同样被吹过的空气冷却,凝结成液体,放出冷凝热,加热空气,液体又落入外径向热管的下部。渣料前行到终端下部有一个出料口,落入储渣罐,可以打开出料底盖,定期回收。为了回收更多的渣料余热,使渣料温度降到最低,同时使被加热的空气充分吸收余热,使温度更高,本系统内外热管均分成两段,采用两种工质。空气进入段,也是渣料运行末端段,采用低蒸发温度的工质,使渣料温度降到较低;空气进入后半段,也是渣料进入前半段,采用较高蒸发温度的工质,使预热的空气达到较高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高温固体散料余热热管回收系统由散料输送系统、左内热管、右内热管、左外热管、右外热管、传动装置、送风系统、真空组件、电控柜、真空泵组成。散料输送系统的进料斗与左外热管联接,出料口与右外热管联接。左内热管外筒与右内热管外筒联接,一起与绞龙螺旋片联接,并通过绞龙螺旋片支承在左外热管、右外热管的内筒内。传动装置与左内热管外筒联接,并带动绞龙螺旋片转动。左外热管与右外热管联接,左外热管与送风系统的集气箱联接。右外热管与送风系统的稳压箱联接。左内热管、右内热管、左外热管、右外热管均与真空组件联接。电控柜通过电缆与传动装置、送风系统、真空泵相联,并通过导线和真空组件、本系统重要运行参数、重要安全监控参数传感器相联。抽真空时,真空泵通过导管与各真空组件联接。
散料输送系统由进料斗、绞龙螺旋片、出料口、储料罐和出料底盖组成。进料斗与左外热管联接,绞龙螺旋片与左内热管外筒、右内热管外筒联接,出料口与右外热管联接,出料口与储料罐联接,出料底盖与储料罐联接。
左内热管由左内热管外筒、内热管内筒、左内热管环形盖板、内热管翅片管、左内热管A工质、左内热管右环形隔板、真空组件组成。左内热管A工质通过真空组件注入左内热管外筒下部,其余各部件之间均相互联接。
右内热管由右内热管外筒、内热管内筒、右内热管右环形盖板、内热管翅片管、右内热管B工质、真空组件组成。右内热管B工质通过真空组件注入右内热管外筒下部,其余各部件之间均相互联接。
左外热管由左外热管外筒、外热管内筒、外热管下盖板、外热管上盖板、外热管翅片管、左外热管左盖板、左外热管右隔板、左外热管A工质和真空组件组成。左外热管A工质通过真空组件注入左外热管外筒下部,其余各部件之间均为焊接联接。
右外热管由右外热管外筒、外热管内筒、外热管下盖板、外热管上盖板、外热管翅片管、右外热管右盖板、右外热管B工质、右外热管出料口、真空组件组成。右外热管B工质通过真空组件注入右外热管外筒下部,其余各部件之间均相互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杰;朱宝泉,未经朱杰;朱宝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63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谐振接地系统中控制阻尼电阻投切的装置
- 下一篇:发电机轴的四等分钻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