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组合式废弃物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6229.3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5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万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万源 |
主分类号: | F23G5/40 | 分类号: | F23G5/40;F23G5/44;F23G7/06;F23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组合式 废弃物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组合式废弃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今经济环保意识抬头,加上煤与石油的短缺与开采不易,而天候又异常变化,致电能使用亦在不断的增加,故常会面临停电断电的缺电危机,此于夏天或偏远地区更甚,虽有发展出利用太阳能、风力的动能电能产生装置,但其设备成本极为昂贵,且受地形、天候、日照角度、风力风向等自然界不确定的因素影向,致动能电能的取得稳定性不佳,成本亦不低廉,故多寻求废弃物的能源再生,而一般废弃物处理场场地甚大,以供囤积待处理的废弃物,另废弃物处理装置亦为固定设备,是以堆积的废弃物得于处理场内再搬移至废弃物处理装置加以焚烧处理,该搬运成本极为庞大,同时于搬运过程中亦会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针对于此实有加以研究改良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于是积十数年从事能源再生产生装置研发、设计的经验,悉心研究,竭尽心智,针对以上的缺失,寻求改良的方法,并经过多次的实验试做,而终于创作出此一移动组合式废弃物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组合式废弃物处理装置,于废弃物处理场设置移动焚烧设备轨道,而将废弃物处理设备分成挖掘进料、搅拌燃烧、降温、污水处理回收数处理装置单元体,使可以组合方式组接成可滑行于轨道上的废弃物处理装置,并将整体安置于移动焚烧设备轨道上,通过废弃物处理装置可于废弃物处理场当场组合及安置于移动焚烧设备轨道上,以近接位移方式对各堆积废弃物进行焚烧处理,使避免废弃物于处理场内搬运费用及运输产生污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组合式废弃物处理装置,其中,废弃物处理装置可配合烟囱发电设备使免用外来电力及具氢气燃烧机以处理工业废弃物。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组合式废弃物处理装置,其中,由移动焚烧设备轨道及数处理装置单元体所组合而成;其中移动焚烧设备轨道设置于废弃物处理场内,该移动焚烧设备轨道能够连通至各堆积的废弃物处,而处理装置单元体包含:挖掘进料处理设备、搅拌燃烧处理设备、快速降温处理设备和污水处理回收处理设备,所述的挖掘进料处理设备、搅拌燃烧处理设备、快速降温处理设备和污水处理回收处理设备能够以组合方式安置于移动焚烧设备轨道上并能够在所述的移动焚烧设备轨道上滑行。
所述的移动组合式废弃物处理装置,其中,快速降温处理设备设有烟囱发电设备以回收废热转换成电。
所述的移动组合式废弃物处理装置,其中,搅拌燃烧处理设备以氢氧燃烧机对内部的废弃物烟尘沼气加以高温燃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废弃物处理装置可于废弃物处理场当场组合及安置于移动焚烧设备轨道上,以近接位移方式对各堆积废弃物进行焚烧处理,使避免废弃物于处理场内搬运费用及运输产生污染问题;废弃物处理装置可配合烟囱发电设备使免用外来电力及具氢气燃烧机以处理工业废弃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移动焚烧设备轨道;2-处理装置单元体;20-挖掘进料处理设备;21-搅拌燃烧处理设备;22-快速降温处理设备;23-污水处理回收处理设备;200-挖掘机;201-输送带;203-松散机;204-烟尘管道;2 10-一次燃烧室;211-二次燃烧室;212-氢氧燃烧机;213-搅拌装置;214-过滤栅孔;220-烟囱发电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及其功效,能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以便更加了解:
请配合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移动焚烧设备轨道1及数处理装置单元体2所组合而成;其中移动焚烧设备轨道1设置于废弃物处理场内,可连通至各堆积的废弃物处,而处理装置单元体2可包含:挖掘进料处理设备20、搅拌燃烧处理设备21、快速降温处理设备22、污水处理回收处理设备23等数单元体,而可以组合方式组接成可滑行于轨道上的废弃物处理装置,并将整体安置于移动焚烧设备轨道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万源,未经陈万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62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瓣式碳环密封
- 下一篇:烷基化反应釜专用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