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鞋及其鞋底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6139.4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5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照;熊益清;陈红春;张升;黄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荣照 |
主分类号: | A43B13/14 | 分类号: | A43B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及其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具体涉及鞋及其鞋底。
背景技术
生物力学实验表明,脚的运动过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三个阶段:后跟触地期,中足支撑期和前掌蹬伸期,整只脚在运动过程中其受力支点是不断向前移动的,而且由后跟到前掌逐步弯曲与伸直。
现有鞋底添加了较多的硫化橡胶,鞋底的硬度较大,而且鞋底的花纹较浅,在行走和运动过程中鞋底不容易弯曲,舒适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鞋底不容易弯曲,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鞋底,所述鞋底底面上交叉布置有多个条状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鞋底的前后方向均布,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鞋底的左右方向均布。
在上述鞋底中,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
在上述鞋底中,所述第一凹槽为13条,所述第二凹槽为4条。
在上述鞋底中,两条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鞋底前掌部相接成U形,两条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鞋底后跟部相接成U形。
在上述鞋底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横截面为矩形或U形。
在上述鞋底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为1.5-2.0毫米,深度为所述鞋底厚度的40%-6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鞋底的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底面上均布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深度较深,鞋底的柔软性和易弯曲性大幅提高,弯曲角度可达180°,可以有效减小鞋底对脚部行走时的阻力,减少运动耗能,在行走和运动过程中感觉十分舒适轻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底面上交叉布置有条状的第一凹槽1和第二凹槽2,第一凹槽1沿鞋底的前后方向均布,第二凹槽2沿鞋底的左右方向均布。
第一凹槽1的数量为13条,第二凹槽2为4条,间隔设置的两条第二凹槽2在鞋底前掌部相接成U形,另外两条第二凹槽2在鞋底后跟部相接成U形,两个部位的U形设计符合脚部运动学原理。第一凹槽1和第二凹槽2的横截面为矩形,也可以为U形,宽度为1.5-2.0毫米,深度为鞋底厚度的40%-6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采用轻质发泡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加少量硫化橡胶,而且硫化橡胶大部分用在鞋底的后跟外侧和大脚趾相应部位,主要是因为该部位在运动过程中受力相对较大,加入硫化橡胶能够提高其耐磨性,延长鞋底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底面上均布有第一凹槽1和第二凹槽2,且第一凹槽1和第二凹槽2的深度较深,鞋底的柔软性和易弯曲性大幅提高,弯曲角度可达180°,可以有效减小鞋底对脚部行走时的阻力,减少运动耗能,在行走和运动过程中感觉十分舒适轻便。当鞋底斜向过度弯折或踩上凸起物反向弯折时,第一凹槽1或第二凹槽2的两个侧壁会抵靠在一起,从而防止鞋底的过度弯折,避免脚部的过度翻转,对脚部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荣照,未经吴荣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61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牛用纵向扇扫直肠探头
- 下一篇:水体溶解氧饱和度鱼类损伤阈值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