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电振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6068.8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1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兴;惠耀;蒂莫兰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研发(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41/09 | 分类号: | H01L41/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振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手机的压电振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追捧,如手机、掌上游戏机、导航装置或掌上多媒体娱乐设备等,一般都会用到振动电机来做系统反馈,比如手机的来电提示、信息提示、导航提示、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如此广泛的应用,就要求振动电机的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装配方便等。
压电振动器作为振动器的一种,由于其元件数量少、同时体积小且轻薄而被广泛应用,如压电振动器被广泛于手机上,是手机来电的一种提醒方式,使人们感觉手机的来电动态或信息提示及触摸反馈等。
相关技术中的压电振动装置包括支架及与支架相连的压电振子,该压电振子通常包括基片及贴设于基片两侧的压电片,其中,支架包括下壳体和与之组接的上壳体,基片包括与压电片相连的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延伸而出的固定部,该固定部夹设于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两相互朝向的侧壁之间,以通过支架的支撑使压电振子在振动空间内振动。但是,相关技术中,固定部与上、下壳体的两相互朝向的侧壁间的接触面为平面,即固定部与两个接触的侧壁均为平面结构,实现面面接触。由于接触面积很大,就会加强固定部与两侧壁之间的连接应力,当压电振子长期振动时,就会导致基片端部应力过大而受损。从而降低压电振子的使用寿命,影响产品的性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压电振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产品性能的压电振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压电振动装置,其包括基座、与基座组接的上壳体及悬置于基座与上壳体之间的压电振子,所述压电振子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两端延伸而出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被夹持在基座与上壳体构成的一固定槽中,其中,所述固定部呈波浪状,其上设有至少一个向固定槽的侧壁方向突起并与固定槽的侧壁抵接的波峰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槽设有相互朝向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波峰部包括自第一侧壁方向延伸而出的第一波峰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波峰部包括自第二侧壁方向延伸而出的第二波峰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一波峰部相卡合的第一凹陷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二波峰部相卡合的第二凹陷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基座设有支撑上壳体的台阶及自基座底壁延伸出并与所述台阶形成凹槽的第一凸块,所述上壳体设有与所述台阶相连的连接部及自连接部延伸而出并容纳于所述凹槽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一侧壁位于第一凸块上,所述第二侧壁位于第二凸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波峰部呈圆弧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波峰部和第二波峰部的轮廓呈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固定部呈波浪状,即其上设有至少一个向第一侧壁方向突起并与第一侧壁抵接的第一波峰部、及至少一个向第二侧壁方向突起并与第二侧壁抵接的第二波峰部,如此设计,就可以在不妨碍压电振子振动量的同时,减少固定部与两侧的接触面积,降低基片端部的连接应力,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电振动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电振动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的压电振子的分解图;
图3为图1中区域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电振动装置第二种实施例中基座及上壳体夹持固定部之前的剖面图;
图5为图4中区域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压电振动装置用于大多数电子产品,用于给用户提供更强烈的振动提示功能。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压电振动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压电振动装置100a,其包括压电振子10及与压电振子10相连并起收容作用的支架20,压电振子10包括基片11及贴设在基板11两侧的第一压电片12和第二压电片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研发(南京)有限公司,未经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研发(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60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镧蓄电池
- 下一篇:高功率LED器件玻璃金属封装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