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避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96063.5 | 申请日: | 2012-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4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 发明(设计)人: | 曹亮;阳晓东;孔越;曹宏;李建;孔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长河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1T19/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冯忠亮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雷电波吸收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已有的避雷装置通过避雷针导体连接接地体,当雷电波产生的冲击电流过大时,接地体不能将雷电波电流充分泄放入大地,不能可靠避免雷电造成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安全,可处理强大雷电波冲击的避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避雷装置,避雷针1经导线9与接地体10连接,导线9上串联有变压器5的的初线线圈,变压器5的次级线圈的两端与电阻6连接,变压器5的初级线圈与避雷针1或接地体10之间的导线9上串联有电感线圈2。
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为多个。
从下到上依次由底座8、第一外壳7、第二外壳3和避雷针1组成,变压器5、电阻6通过绝缘支承固定于第一外壳7内,电感线圈2位于第二外壳3内,导线9经底座8与接地体10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只需在导线上串联电感线圈将雷电波的波峰削平,减小冲击电流,在导线上串联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吸收雷电波的能量,由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连接的电阻转变成热量散发出去,这样经过能量预处理的雷电波就能安全地经接地体泄放入大地,不会对周围物体或环境造成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底座8与第一外壳7下端和接地体10相连接,第一外壳7的上端与第二外壳3的下端相连接,第二外壳3的上端与避雷针1相连接,电感线圈2位于第二外壳3内,一端与避雷针1连接,另一端经第一外壳7内的导线与变压器5的初级线圈连接。变压器5的次级线圈与电阻6连接,变压器5和电阻6安装在第一外壳7内。变压器5的次级线圈和电阻6为多个,绝缘支承于第一外壳7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长河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长河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60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桌面式与壁挂式终端设备组合支撑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助视器隐藏支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