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空纤维膜收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5989.2 | 申请日: | 2012-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4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亦力;赵小龙;李锁定;文剑平;牛雪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B65H54/54;B65H54/74;B65H63/08;B65H6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1004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 纤维 膜收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空纤维膜制造领域,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空纤维膜膜丝的收丝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中空纤维膜的生产通常采用切断膜丝的收丝方式,该方式会造成一定的浪费,为节约成本和保证膜丝的连续生产,需要一套能够连续收丝的设备。
连续收丝主要是保证在中空纤维膜在不切断的情况下能有连续的上千米的膜丝,其主要用途是为了使其再进行后续操作时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方便一些其他的膜丝后处理操作,为此需要一套连续收丝装置来进行长膜丝的收取。而在连续收丝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保证膜丝不会被拉伸,为保证在收取过程中膜丝不被拉伸,这就要求膜丝的张力尽可能的小。一种方式是通过摩擦力来控制张力,采用这种原理的连续收丝装置在收丝过程中如果有比较小的拉力产生就会停止转动或减慢转动,以保证膜丝不被拉伸;另一种是通过张力控制器来调整张力,采用这种原理的设备是在收丝过程中通过张力控制器感应张力的变化从而改变转速来减小张力,使膜丝不会被拉伸。本发明主要是通过摩擦力来调整张力。
现在有一些厂家生产出了一些连续收丝装置,其主要是通过张力传感器来调整收丝速度,但由于信号的转换和传输造成速度调整比较慢,且操作起来不方便,成本比较高。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中空纤维膜膜丝的收丝装置。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空纤维膜收丝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一侧设有机箱,一传动装置与机箱内的动力装置连接;一套装在旋转轴上的轴套,轴套上安装有绕丝轮,所述的传动装置上通过可调固定装置安装有左、右支架,左、右支架上分别通过轴承固定有两个转动轴,其中一个转动轴与电机连接;左、右支架上的两个转动轴为平行设置,转动轴之间的间距小于前述的旋转轴的直径;所述的旋转轴两侧自然搁置在左、右支架上的两个转动轴之间。
所述的左、右支架上分别安装有红外装置。
所述的红外装置为两个,其中一个红外装置与电机的转速控制系统连接,另外一个红外装置与预警装置连接。
所述的转动轴上套装有摩擦皮套。
所述的旋转轴两端位于转动轴中间的部位套装有摩擦皮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主要是通过摩擦力来调整速度,操作方便,成本也比较低,占地也比较小,很适合实验室和小规模的应用。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为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中空纤维膜收丝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一侧设有机箱2,机箱2内动力装置与传动装置3连接,带动传动装置3左右摆动,传动装置3上通过可调固定装置4安装有左支架51、右支架52,左支架51上通过轴承7固定有平行设置的两个转动轴61、62,右支架52上通过轴承7固定有平行设置的两个转动轴63、64,转动轴64与电机8连接;
轴套10套装在旋转轴9上,上述转动轴61和62以及63、64之间的间距小于旋转轴9的直径,因此旋转轴9两侧可以自然搁置在前述的转动轴之间,通过电机8电动转动轴64转动,转动轴64通过摩擦力带动旋转9转动,从而带动轴套10安装的绕丝轮11转动。
为调节转动轴和旋转轴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在转动轴上套装有摩擦皮套或者在旋转轴两端位于转动轴中间的部位套装有摩擦皮套。
左支架51、右支架52上分别安装有红外装置12与电机8的转速控制系统连接,用于控制绕丝轮11的转速,另外一个红外装置13与预警装置(图中未示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59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型再生纤维素压膜纸管
- 下一篇:金属束纤维绕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