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滤式油水分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5956.8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4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安;丁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西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西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 | 分类号: | B01D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张艳 |
地址: | 247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油水 分离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水分离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过滤式油水分离设备,属于水处理和环境保护领域。
技术背景
专利CN101559292A公开了一种下进上出的除油工艺,它在溶液悬浮物比较少的场合,应用比较成功,但对悬浮物比较多的溶液、采油废水、冶炼萃余液和其它一些工业废水处理时,会出现滤料被含油悬浮物粘接,结团,清洗非常困难,操作不方便。
在湿法冶金工业,石油化工含油废水处理方面需要一种实用高效的除油技术,能够在有一定悬浮物(≤500mg/L)的含油废水中除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满足适用范围比较广的油水分离要求的过滤式除油设备。
本实用新型采用过滤式除油器与隔油池结合,达到油水分离和去除溶液悬浮物的双重功能,满足高效除油的要求。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过滤式油水分离设备,包括除油过滤器和隔油池;所述除油过滤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液口、排污口及出液口,壳体内设有滤料层和滤料网板;所述进液口位于滤料层上方,所述排污口位于除油过滤器的顶部,所述出液口位于除油过滤器的底部,所述滤料层位于滤料网板之上;所述出液口与所述隔油池的进水口相通;所述滤料层内装有表面积聚型吸油滤料。
所述隔油池,包括池体,池体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油口,池体内分为进液区、油水分离区与出液区;所述进水口位于进液区的下部,所述出水口位于出液区的上部,所述排油口位于进液区的上部;所述进液区和油水分离区通过进液挡板相隔,且所述进液区和油水分离区的顶部相通;所述油水分离区和出液区通过出液挡板相隔,且所述油水分离区和出液区的底部相通,所述进水口与所述除油过滤器的出液口相通。
较佳的,所述滤料层的高度为0.5-1.5m。
较佳的,所述滤料网板上装有缝隙小于0.3mm的滤网或水帽,用于挡住滤料,让溶液通过。
较佳的,所述除油过滤器的底部还设有反洗进液管道。当除油过滤器中的滤料拦截了大量悬浮物,造成壳体内压力上升时,停止进液,打开排污口和反洗进液泵,反冲洗水由反洗进入口流入逆洗滤料,使油和油污泥从滤料中洗脱,由排污口排出。
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设备用油水分离的工艺包括下列步骤:将待分离的油水从上方流进装有表面积聚型吸油滤料的除油过滤器,经所述表面积聚型吸油滤料过滤,滤液由所述除油过滤器底部进入隔油池进行油水分离后完成除油。
所述待分离的油水可以是含水和各种非水溶液的油水,尤其适用处理含油含悬浮物的油水,如湿法冶金工程的萃取液、萃余液和其它油水混合液,石化采油、炼油工程的含油溶液,石化业蒸汽冷凝液、生产废水或生化处理水。特别适用处理含油量超过100mg/L、悬浮物含量超过10mg/L的油水。较佳的,所述待分离的油水中,含油量不超过10g/L、悬浮物含量不超过500mg/L
所述除油过滤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液口、排污口及出液口,壳体内设有滤料层和滤料网板;所述进液口位于滤料层上方,所述排污口位于除油过滤器的顶部,所述出液口位于除油过滤器的底部,所述滤料层位于滤料网板之上。
较佳的,所述网板上装有缝隙小于0.3mm的滤网或水帽,用于挡住滤料,让溶液通过。
较佳的,所述滤料层内装有表面积聚型吸油滤料,所述表面积聚型吸油滤料的直径为0.3-1.25mm,滤料层的高度为0.5-1.5m。
较佳的,所述过滤除油器中的滤速为5-10m/h。
所述表面积聚型吸油滤料为凝胶树脂,如凝胶型苯乙烯改性树脂(例如:漂莱特公司生产的粒径为0.38—1.25mm的凝胶型苯乙烯系阳树脂OL100、上海西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粒径为0.4—1.2mm的凝胶型苯乙烯系阳树脂CN-01)。
上述除油过滤器中的第一级除油过程为:所述待分离的油水从装有表面积聚型吸油滤料的上部流下,穿过滤料层到滤料网板,油份吸附在表面积聚型滤料的表面,在积聚成大油珠后脱离滤料表面,大油珠在浮力作用下,逆流上浮至过滤器顶部,这时会带走一部分悬浮物,另外一部分油珠随水流进入出液口。
第二级除油为隔油池,包括池体,池体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油口,池体内分为进液区、油水分离区与出液区;所述进水口位于进液区的下部,所述出水口位于出液区的上部,所述排油口位于进液区的上部;所述进液区和油水分离区通过进液挡板相隔,且所述进液区和油水分离区的顶部相通;所述油水分离区和出液区通过出液挡板相隔,且所述油水分离区和出液区的底部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西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西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池州西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西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59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