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子站橇体油箱放空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95306.3 | 申请日: | 2012-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0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 发明(设计)人: | 谭世云;唐春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耐德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21/04 | 分类号: | F15B21/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子站橇体 油箱 放空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子站橇体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液压子站橇体的油箱放空组件。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传统的液压子站橇体油箱放空组件包括放空管1和排气管3,其中放空管1竖直设在油箱2的顶部,且放空管1的上管口设有第一法兰盘4。所述排气管3位于放空管1的上端,该排气管3下管口处的第二法兰盘5与所述第一法兰盘4通过螺栓8固定连接。在所述排气管3的顶部设有遮雨帽9,且油箱2的内腔通过放空管1、排气管3和遮雨帽9与外界大气相通。当液压子站橇体进行注油工作时,油箱从外界吸入空气,此时油箱2内的天然气浓度(即天然气与空气的体积比)会降低,但不会低于30%。由于天然气的爆炸浓度为5%~15%,因此该浓度值没有落入天然气的爆炸浓度范围之内,故比较安全。因为天然气的密度比较小,所以油箱2内的天然气很容易飘逸到油箱外,当液压子站橇体停止工作超过一段时间后(通常在3h左右),油箱2内的天然气浓度就下降得很厉害,并极易落入天然气的爆炸浓度范围之内,这样就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安全性很差,如果遇到火星或静电便很容易发生爆炸事故,为此急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液压子站橇体油箱放空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压子站橇体油箱放空组件,包括放空管(1)和排气管(3),其中放空管(1)竖直设在油箱(2)的顶部,并与油箱(2)的内腔相通;所述排气管(3)位于放空管(1)的上端,该排气管下管口处的第二法兰盘(5)与放空管(1)上管口的第一法兰盘(4)通过螺栓(8)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放空管(1)的内设有呼吸阀(6),该呼吸阀位于放空管(1)的上管口处,且呼吸阀(6)通过具有内孔的连接件(7)与第一、二法兰盘(4、5)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放空管(1)内增设一个呼吸阀(6),该呼吸阀位于放空管(1)的上管口处,且呼吸阀(6)通过具有内孔的连接件(7)与第一、二法兰盘(4、5)固定连接。由于呼吸阀(6)为外购件,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常用,其结构与功能在此不做赘述。液压子站橇体工作过程中,当油箱内的气压为正压时且超出设定排气压力,油箱内的混合天然气可通过所述呼吸阀(6)排到外界;当油箱内的气压为负压时且低于设定进气压力,外界的空气可通过所述呼吸阀(6)进入油箱内。当液压子站橇体停止工作时,所述呼吸阀(6)则可关闭,从而有效避免油箱内的天然气飘逸到外界,进而防止油箱内的天然气浓度大幅度下降,并从根本上避免油箱内的天然气浓度落入爆炸浓度范围之内,这样就能很好地杜绝安全隐患,并大幅提高安全性。
采用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一个呼吸阀(6)来防止液压子站橇体停止工作时油箱内的天然气飘逸到外界,从而有效避免油箱内的天然气浓度落入爆炸浓度范围之内,进而可靠地杜绝了安全隐患,较好地克服了传统结构的不足,通过小改动就解决了大问题,且结构简单,易于实施,适于大规模采用。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7)采用法兰盘,该连接件固设在所述呼吸阀(6)的上端,且连接件(7)位于所述第一、二法兰盘(4、5)之间,这三者通过所述螺栓(8)固定连接。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采用其他结构的连接件(7)来安装呼吸阀(6),比如连接板,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法兰盘。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一个呼吸阀(6)来防止液压子站橇体停止工作时油箱内的天然气飘逸到外界,从而有效避免油箱内的天然气浓度落入爆炸浓度范围之内,进而可靠地杜绝了安全隐患,较好地克服了传统结构的不足,通过小改动就解决了大问题,且结构简单,易于实施,适于大规模采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放空管1、油箱2、排气管3、第一法兰盘4、第二法兰盘5、呼吸阀6、连接件7、螺栓8和遮雨帽9构成,其中油箱2的顶部通过法兰盘(图中未标记)连接有所述放空管1,该放空管1与油箱2的内腔相通,且放空管1呈竖直设置,并在放空管1的上管口设有第一法兰盘4。所述排气管3位于放空管1的上端,并与放空管1同心,且排气管3下管口处的第二法兰盘5与排气管3上管口的第一法兰盘4固定连接。另外,在排气管3的顶部设有遮雨帽9,且排气管3的上管口与外界大气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耐德燃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耐德燃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53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