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设有迷宫防水结构的磨头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3929.7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2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5/10 | 分类号: | H02K5/10;H02K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0 | 代理人: | 陈伟勇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有 迷宫 防水 结构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边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磨头电机。
背景技术
在石料磨边加工时,需要用到大理石磨边机。大理石磨边机通过砂轮磨削大理石边缘。砂轮的动力由电机提供。为砂轮提供动力的电机一般称为磨头电机,砂轮一般通过连接装置直接安装在磨头电机的转轴上。
使用当中砂轮受到来自大理石的较大的不稳定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作用于磨头电机的转轴上。磨头电机的转轴在高速转动时,由于长时间经受较大的不稳定的力,会损坏转轴后方的配对轴承,甚至会使转轴本身出现扭曲,以至于与转轴连接的砂轮转动中出现震动,影响磨削质量。上述现象往往会造成所磨削的大理石边缘不光滑,无法达到质量要求。
在大理石磨边机使用当中,磨削时会产生较高的温度。为了降温都会在所磨削的边缘淋上水。很多时候水混着大理石粉末,会一起进入磨头电机内部的转轴上。在磨头电机停转后,混有水的大理石粉末会在磨头电机内部的转轴上固化,以至于阻碍转轴转动,甚至使转轴无法转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迷宫防水结构的磨头电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有迷宫防水结构的磨头电机,包括电机主体,所述电机主体包括电机外壳,电机外壳内设有转子,所述转子上设有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的前方设有一端盖,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端盖连接一用于安装砂轮的磨轮座;
所述端盖前方设有至少一圈凸起,所述磨轮座后方设有至少一圈凹陷;
所述凸起与所述凹陷对应设置,所述凸起嵌入所述凹陷内形成迷宫防水结构。
上述设计中直接将用于安装砂轮的磨轮座安装在上。这样将不再需要安装过渡法兰,既节省了成本,又提高了砂轮转动的稳定性,降低了震动。
磨轮座与端盖间设有迷宫防水结构。磨削过程中使用的冷却水很难通过迷宫防水结构接触到转轴,更加难以进入所述电机主体内部。这样可以防止水渗入所述电机主体内部对线路进行腐蚀。另外还可以防止混有大理石粉末的水接触转轴,在转轴上固化成型。有可能,混有大理石粉末的水,在迷宫防水结构内固化,但是迷宫防水结构空隙较小,不能容纳较多的混有大理石粉末的水,因此即使出现固化,形成的固化物质也较少。由于转动时迷宫防水结构具有更长的力臂,因此即使有部分固化物质,也不会影响转动。
所述端盖与所述磨轮座之间还设有至少一密封圈,通过所述密封圈可使得所述端盖与所述磨轮座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以防止有水通过连接处的缝隙渗入所述电机主体内部。
所述端盖前方设有两个凸起,所述磨轮座后方设有与两个所述凸起对应的两个所述凹陷;所述凸起嵌入所对应的凹陷中形成迷宫防水结构,迷宫防水结构中的间隙小于0.4mm,最好采用0.25mm。这样既易于生产制造,又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水作用。
所述电机外壳内部的前方固定有一配对轴承,所述转子前方的转轴穿过配对轴承。所述电机外壳内部的后方固定有一定位轴承,所述转子后方的转轴穿入定位轴承。
原有的磨头电机都是将配对轴承固定在电机外壳的后方,定位轴承固定在电机外壳的前方。进行磨削工作时,砂轮受到的不稳定的力,经过转轴传递到配对轴承。由于配对轴承距离砂轮较远,力臂较大,所以配对轴承工作时承受的力较大,以至于使用寿命较短。本实用新型中将配对轴承调整至电机外壳内部的前方,配对轴承与砂轮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工作时配对轴承承受的力更小。采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技术方案后,砂轮的转动更加稳定,配对轴承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设有迷宫防水结构的磨头电机,,包括电机主体,电机主体包括电机外壳1。电机外壳1内设有转子2,转子2上设有转轴21。电机外壳1的前方设有一端盖3,转轴21穿过端盖3连接用于安装砂轮的磨轮座4。端盖3前方设有至少一个凸起31,磨轮座4后方设有与凸起31对应的凹陷41。凸起31嵌入所对应的凹陷41中形成迷宫防水结构。电机主体可以采用永磁电机。采用永磁电机结构后,可以减小设备体积、提高输出功率、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设备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39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