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定辊缝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3828.X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1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宇;孙瑞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冶科电子器材有限公司;北京冶科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B22D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10130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定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晶快淬甩带工艺中对喷嘴与冷却辊之间的微距的恒定控制,尤其涉及一种恒定辊缝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采用合金快淬甩带工艺生产非晶带材,辊缝的检测及恒定控制是生产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确保辊缝恒定是保证生产带材厚度一致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使用激光微距测量、电容式、电感式、摄像等多种形式来实现对辊缝的测量控制,但应用于生产的仅有激光微距测量装置能实现辊缝闭环控制,摄像式用于监测有应用实例,用于闭环控制的无实际应用。由于喷制带过程中,喷嘴附近工况非常恶劣,时常对对射激光束产生干扰,影响测量稳定性,并且单套对射激光微距测量装置造价达10万余元,每台设备需两套方能完成其工作要求。由于造价高,使用稳定性不好,国内生产设备包括引进的设备仍在使用的极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喷嘴与冷却辊之间的微距离进行恒定控制的恒定辊缝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述恒定辊缝控制系统的特点是,包括主气管、第一分气管和第二分气管;其中,所述主气管顺次地经第一储气罐、减压阀、第二储气罐与节流阀模块配合连接,所述节流阀模块包括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一分气管顺次地经所述第一节流阀、第一压力传感器与喷嘴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分气管顺次地经所述第二节流阀、第二压力传感器与喷嘴配合连接;所述喷嘴包括喷嘴主体,所述喷嘴主体的一侧面开设有用于喷射合金液体的喷嘴嘴缝,所述喷嘴主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开设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在所述喷嘴嘴缝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节流孔和第二节流孔,所述第一、第二节流孔的中心与喷嘴嘴缝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第二节流孔分别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第一、第二分气管密封连接;并且,所述喷嘴主体的两端还分别配合连接有第一伺服执行器和第二伺服执行器,所述第一伺服执行器经一伺服控制器与第一压力传感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二伺服执行器经所述伺服控制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通讯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减压阀为高精度机械减压阀;所述第一、第二压力传感器为高精度微压传感器。
优选的是,所述主气管、第一分气管和第二分气管内为恒流气体,恒流气体的露点低于-20℃。
优选的是,所述主气管、第一分气管和第二分气管内为真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应用所述恒定辊缝控制系统,使辊缝宽度稳定性较传统结构有显著提高,使非晶带材的厚度稳定控制在±2um以内,极大的提高非晶带材的产品厚度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恒定辊缝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喷嘴的半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恒定辊缝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恒定辊缝控制系统,包括主气管、第一分气管和第二分气管。其中,所述主气管顺次地经第一储气罐1、减压阀2、第二储气罐3与节流阀模块5配合连接,所述减压阀2为高精度机械减压阀,所述节流阀模块5包括第一节流阀4和第二节流阀6,用于将主气管分为两路;所述第一分气管顺次地经所述第一节流阀4、第一压力传感器9与喷嘴13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分气管顺次地经所述第二节流阀6、第二压力传感器8与喷嘴13配合连接,构成压力传感器模块7的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9和第二压力传感器8为高精度微压传感器。所述喷嘴13包括喷嘴主体,喷嘴主体的两端还分别配合连接有第一伺服执行器11和第二伺服执行器14,所述第一伺服执行器11经一伺服控制器10与第一压力传感器9通讯连接,所述第二伺服执行器14经所述伺服控制器1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8通讯连接。
图2和图3分别示出了所述喷嘴13的结构示意图和半剖视图,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喷嘴主体的一侧面开设有用于喷射合金液体12的喷嘴嘴缝135,喷嘴嘴缝135与设置于喷嘴13上方的容置有合金液体12的容器相连通,并且所述喷嘴嘴缝135面向冷却辊15的工作面,喷嘴嘴缝135与冷却辊15的工作面之间的狭缝为辊缝。所述喷嘴主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开设有第一进气孔131和第二进气孔132,在所述喷嘴嘴缝135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节流孔133和第二节流孔134,所述第一节流孔133和第二节流孔134的中心与喷嘴嘴缝135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节流孔133和第二节流孔134分别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第一分气管和第二分气管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冶科电子器材有限公司;北京冶科磁性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冶科电子器材有限公司;北京冶科磁性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38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铸模具的导向结构
- 下一篇:模铸防增氮注流挡风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