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于弹出器弹出的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3542.1 | 申请日: | 2012-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8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精诚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于 弹出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易于弹出器弹出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注塑模具广泛的运用于生产中,在生产过程中都存在将料头清理出模具这一环节,现有技术中注塑模具均设置有拉料钉,且拉料钉为倒钩设置,难于清理料头,为了清理料头这一块环节模板上设置有弹出器容置槽,该容置槽内设置了弹出器,设置于流道的上部,不过在弹出器弹出的过程中,存在料头未脱落,在合模时料头将挤压弹出器容置槽槽口,极易造成弹出器容置槽槽口产生凸起或者凹陷,弹出器容置槽槽口处较粗糙,影响弹出器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出器活动顺畅的易于弹出器弹出的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易于弹出器弹出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板、位于上模板上部且与其固定的垫板、垫块及呈圆柱状的弹出器,所述的垫块位于上模板与垫板之间且嵌入垫板设置,所述的上模板靠近垫块的一侧设置有呈半圆形状的浇流道,所述的垫块相对浇流道的一侧设置有供弹出器容置的下弹出器容置槽,所述的垫板设置有与下弹出器容置槽相通的上弹出器容置槽,构成弹出器容置槽,所述的弹出器底面的直径大于浇流道的直径,所述的弹出器靠近上弹出器容置槽底面的一侧设置有凹槽,该凹槽内设置有弹簧,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弹出器容置槽底面与凹槽的底面接触,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块靠近上模板的一侧设置有避空槽,该避空槽槽口的边缘位于下弹出器容置槽槽口边缘的外侧,构成台阶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出器容置槽的槽口处设置有避空槽,防止弹出器弹出时,料头未脱落的情况下,挤压弹出器容置槽槽口,避免了弹出器容置槽槽口产生凸起或者凹陷,保证弹出器长时间的活动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避空槽深度为0.5厘米,其中,所述的避空槽为圆形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便,易于加工,且避空槽的深度较小,减少了原料的浪费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弹出器容置槽示意图;
图3为弹出器与浇流道的外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于弹出器弹出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板4、位于上模板4上部且与其固定的垫板2、垫块3及呈圆柱状的弹出器6,所述的垫块3位于上模板4与垫板2之间且嵌入垫板2设置,所述的上模板4靠近垫块3的一侧设置有呈半圆形状的浇流道8,所述的垫块3相对浇流道8的一侧设置有供弹出器容置的下弹出器容置槽10,所述的垫板2设置有与下 弹出器容置槽10相通的上弹出器容置槽9,构成弹出器容置槽,且弹出器6位于上弹出器容置槽9内的外壁端部设置有凸台61,与垫块3配合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弹出器在工作过程中脱离弹出器容置槽,所述的弹出器6底面的直径大于浇流道8的直径,所述的弹出器6靠近上弹出器容置槽9底面的一侧设置有凹槽,该凹槽内设置有弹簧5,该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上弹出器容置槽9底面与凹槽的底面接触,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垫块3靠近上模板4的一侧设置有避空槽7,该避空槽7槽口的边缘位于下弹出器容置槽10槽口边缘的外侧,构成台阶孔;在弹出器容置槽的槽口处设置有避空槽7,防止弹出器弹出时,料头未脱落的情况下,挤压弹出器容置槽槽口,避免了弹出器容置槽槽口产生凸起或者凹陷,保证弹出器长时间的活动顺畅。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为了减少了原料的浪费量,故将避空槽的深度设置为0.5厘米,并且将避空槽加工成圆形孔,加工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精诚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慈溪市精诚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35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板厚度自适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固定PCB板的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