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区背板装置及直下式背光扫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93069.7 | 申请日: | 2012-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1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 发明(设计)人: | 罗在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17/10 | 分类号: | F21V17/10;F21V29/00;F21V13/04;F21V5/02;G02F1/13357;H04N13/04;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区 背板 装置 直下式 背光 扫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区背板装置及直下式背光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3D电视已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现有技术中,3D眼镜的背板上设有为该3D电视的液晶面板提供背光光源,并通过3D电视的图像处理模块控制图像输入至液晶面板,将图像场同步信号发送至3D眼镜,3D眼镜控制的左右眼镜的切换与图像的左右帧输入同步,从而使用户观看到3D画面。由于3D电视的液晶面板的像素反应时间较慢,在左右帧图像切换时,左眼可观看到右帧图像,且右眼可观看到左帧图像,因此形成图像的串扰,且该图像的串扰较大,亟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区背板装置,旨在降低图像的串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区背板装置,所述分区背板装置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反光部,所述反光部将所述背板分隔为若干区块,所述区块内设有若干LED。
优选地,所述背板上还设有散热板,且所述散热板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板的顶面设有若干向上凸起的定位凸块,底面设有若干向下凸起的金属片,所述LED通过SMT固定在所述散热板上。
优选地,所述散热板上设有用于收敛所述LED的光线的光学透镜,所光学透镜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散热板的定位凸块适配的定位凹坑以及容置所述LED的容置空腔。
优选地,所述反光部呈三菱柱状设置,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a,底角为θ;所述背板的竖直侧边的长度为W,所述区块的数量为N,所述底边长a的区间为W/5N-W/3N;所述底角θ的区间为55°-75°;位于背板上下两侧的所述区块上的所述LED与所述背板的水平侧边之间的距离为W/2N。
优选地,所述LED的功率至少为0.5w。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扫描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和扫描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分区背板装置,所述分区背板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反光部,所述反光部将所述背板分隔为若干区块,所述区块内设有若干LED。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反光部和光学透镜将LED的光线收敛在对应的区块内,可降低图像的串扰。此外,通过加入散热板,LED将发光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板,由散热板进行散热,提高了LED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区背板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LED与散热板装配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区背板装置一实施例中背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区背板装置一实施例中LED光线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扫描装置一实施例中图像显示分区扫描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区背板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分区背板装置包括背板,该背板10上设有至少两个反光部20,该反光部20与背板10固定连接,将背板10分隔为若干区块30,该区块内设有若干LED31。
本实施例中,上述反光部20的数量为两个,且垂直于竖直侧边101设置,从而将背板分隔成3个区块30。该区块30上设有若干上述LED31,当区块30的LED31被点亮时,LED31的光线一部分将到达扩散板(图中未示出),为液晶玻璃提供背光光源,另一部分入射到反光部20的表面,由反光部20将光线向上反射引导并到达扩散板为液晶玻璃提供背光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采用反光部20将LED31的光线收敛在对应的区块内,使得相邻的两个区块内的LED31的光线互不影响,可降低图像的串扰。
结合参照图2,图2为LED与散热板装配后结构示意图。上述背板10上还设有散热板40,且该散热板40与背板10固定连接,散热板40的顶面设有若干向上凸起的定位凸块41,底面设有若干向下凸起的金属片42,上述LED31通过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固定在该散热板4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30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