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串联式测试网线通断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92763.7 | 申请日: | 2012-05-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3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 发明(设计)人: | 于波;刘智;肖金红;赵丹;刘丹;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陶尊新 |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串联式 测试 网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串联式测试网线通断的装置,能够测试网线的通断,还能够据此在网线配线架与终端网线插座间识别各网线,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子测量技术》2004(1)刊登了一篇题为“基于单片机网线测试仪电路”的文献,该文献公开的一种网线测试装置由主电路和辅电路两部分组成。主电路由AT89C51单片机、测试信号分配电路、测试信号检测电路、七段数码管显示电路、BCD译码和驱动电路组成。辅电路由二极管显示电路和回环电路组成。主电路中的测试信号分配电路具有选线及馈电功能。它周期性地按序轮流选接到被测网线中的八根芯线中的每一根,并给其馈送测试信号高电平“1”。测试信号经某芯线传输到网线另一端,并传送到辅电路。辅电路显示网线中各芯线的环回,配合主电路完成测试工作。测试信号被辅电路环回后,又经其它芯线传输回主电路。测试信号检测电路周期轮流对其它七根芯线上的信号进行采集,若采集到高电平“1”,则说明某芯线连通正常,反之连接不好。测试信号分配电路的选线周期应保证测试信号检测电路至少对其它七根芯线上的信号分别检测一次。七段数码管显示电路显示信号采集结果,显示每根芯线的通断情况。实际上,不论一根网线中八根芯线哪根断路,不管断路位置位于与水晶头的连接处还是芯线自身的某个位置,都需要将八根芯线全部与一个新的水晶头重新连接,或者更换整根网线。而这样一种能够检测一根网线中八根芯线哪根通断的功能使得这种网线测试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携带不便,同时还缺乏实际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其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携带方便的网线测试装置,通过全串联式的简单操作方式,测试一根网线中任意一根芯线通断情况,从而据此判断是否需要重接水晶头或者更换该网线。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全串联式测试网线通断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见图1所示,发光二极管LED接在A网线插座a1引脚与直流电源EC正极之间,电阻R接在A网线插座a8引脚与直流电源EC负极之间,A网线插座a2引脚与a3引脚、a4引脚与a5引脚、a6引脚与a7引脚两两导通;B网线插座b1引脚与b2引脚、b3引脚与b4引脚、b5引脚与b6引脚、b7引脚与b8引脚两两导通。
本实用新型其技术效果在于,见图2所示,待测网线两端的水晶头为A1水晶头和B1水晶头,A1水晶头的八根引线为1a引线、2a引线、3a引线、4a引线、5a引线、6a引线、7a引线、8a引线,B1水晶头的八根引线为1b引线、2b引线、3b引线、4b引线、5b引线、6b引线、7b引线、8b引线,待测网线的八根芯线分别连接在1a引线与1b引线、2a引线与2b引线、3a引线与3b引线、4a引线与4b引线、5a引线与5b引线、6a引线与6b引线、7a引线与7b引线、8a引线与8b引线两两之间。将A1水晶头插入A网线插座中,将B1水晶头插入B网线插座中,此时待测网线的八根芯线被串联起来,并且与本实用新型之测试网线通断的装置中的发光二极管LED、直流电源EC、电阻R构成一个回路,如果所述八根芯线均导通,则发光二极管LED点亮,只要所述八根芯线有一根芯线断路,则发光二极管LED不发光,据此判断待测网线的通断。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之测试网线通断的装置是以全串联的方式非常简单便捷地测试网线的通断。当测试网线为断路时,虽然不能测试出是哪一根芯线断路,但是,从实际出发,对于这种情况,都是去除原来的水晶头,重新连接新的水晶头,或者采用一个新的网线取代整根故障网线。在实现简单便捷测试的同时,由于该装置总共由发光二极管LED、A网线插座、直流电源EC、电阻R以及B网线插座共计五个部件通过简单的电连接构成,因此,结构得到简化,成本也大幅降低,体积小、重量轻,携带、使用十分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27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