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宫腔异物取出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2429.1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7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兰 |
主分类号: | A61F6/18 | 分类号: | A61F6/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黄健 |
地址: | 71000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物 取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妇科手术中便于取出宫腔节育器的宫腔异物取出钳。
背景技术
宫内节育器因具有安全、长效、简便、可逆、经济等优点,而被广大育龄妇女所采用。但因各种原因,必要时需要取出宫内节育器。例如当宫内节育器导致人体产生其不良反应、并发症等,具体包括导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或者出现带器妊娠等情况,此时均会出现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的情况。不同种类的宫内节育器、不同人体情况条件下,宫内节育器取出时,常发生不同的困难或者意外,例如宫内节育器嵌顿、断裂、碎片残留或“迷失”。
长期以来,宫腔内手术都是医师凭临床经验操作,临床上,取出宫内节育器的器械最常用的是取环钩。
取环钩对于闭合形宫内节育器适应性尚好,但是对于难以取出的宫内节育器,例如“T”型环,特别是尾丝迷失的宫内节育器均不适用。目前也有采用异物钳的,但一般宫腔镜下所用异物钳往往较小,力度欠佳,且不易实施,对于嵌顿、断裂的宫内节育器依然是不易取出,且该器械昂贵,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宫腔异物取出钳,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在宫腔镜定位后从宫腔内取出各种异物。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实施方式实现其目的:一种宫腔异物取出钳,其包括钳头、钳体、手柄,其中,钳体由拉杆和外部被连设的同轴套管组成,钳体尾部连接手柄,端部连接钳头;钳头由二片对开且互铰接的钳嘴组成,其铰接轴固设在拉杆端部,并能在拉杆带动下收合于套筒内;手柄为剪刀手柄状,剪刀状手柄内侧翼枢接有连接片,拉杆尾部连接有连杆,该连杆与连接片枢接,手柄端部枢接有与所述套管连设的引导固定部,钳体的拉杆在引导固定部的导引下在套管内前后滑动。
所述的连杆所枢接的连接片为对称设置,且该对称设置的连接片对称地分别枢接在剪刀状手柄内侧翼。
所述的钳嘴顶端为对称的1/4球形状,二片钳嘴闭合后的钳体顶端为一半球形。
进一步地,所述二片钳嘴的对合侧呈相互咬合结构。
所述钳头长1厘米,二片钳嘴对开时的夹角大于60度。
所述钳体的外径为4厘米。
所述的套管为尾部封闭而前端开放的空心管体,所述引导固定部上设有与套管连通的可用于输入液体的冲洗口。
所述的套管的外部标有刻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异物取出钳应用于妇科宫腔镜下取出宫腔节育器时,能够有效地将嵌顿、断裂,碎片残留取出,并且操作安全和简便、制造成本也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宫腔异物取出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宫腔异物取出钳的钳头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宫腔异物取出钳,其包括钳头1、钳体2、手柄3。
钳体2由拉杆22和外部被连设的同轴套管21组成,钳体2尾部连接手柄3,端部连接钳头1;钳头1由二片对开且相互铰接的钳嘴11组成,钳嘴的铰接轴部12固设在钳体拉杆22的端部,钳头能在拉杆22带动下收合于套筒21内。拉杆22能在手柄3驱动下沿套管21前后滑动,进而带动钳头伸出和缩回套管21中,且钳头1伸出套管21时,钳嘴11打开。手柄3为剪刀手柄状,其内侧翼31通过枢轴32枢接有连接片33,拉杆22尾部连接有连杆23,连杆23与连接片33枢接,手柄3端部枢接有与套管21连设的引导固定部34,钳体2的拉杆22在引导固定部34的导引下在套管21内前后滑动。
操作时,如同打开剪刀一样撑开手柄3,手柄内侧翼的枢轴32枢接的连接片33推动与连接片33枢接的拉杆22尾部向前,导致连接在拉杆22端部的钳嘴11的铰接轴部12从钳体2端部的套管21中伸出而使钳嘴11打开,即可对准待夹取的异物;当确定夹取到欲取出的异物时,闭合手柄3,手柄内侧翼枢轴32枢接的连接片33拉动与连接片33枢接的拉杆22尾部向后,带动连接在拉杆22端部的钳嘴11的铰接轴部12退回到钳体2端部的套管21中,受到套管21的约束,致使钳头1的2片钳嘴11闭合,夹取到异物。
为保障钳体2随手柄31动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手柄3端部枢接有与套管21连设的引导固定部34,钳体2的拉杆22在引导固定部34的导引下能在套管21内前后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兰,未经张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24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充电便携式气压绑腿
- 下一篇:骨外固定器和骨外固定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