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抛光机的集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1963.0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0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美青 |
主分类号: | B24B55/10 | 分类号: | B24B55/1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61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光机 集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涉及一种抛光机的集尘装置。
背景技术
手动式抛光机是由机座、抛光轮、电机等组成。抛光机可使用千页砂轮、麻轮、尼龙轮、布轮、羊毛轮等磨轮对各种材料工件、零件、组件实施表面加工,使用该类型机器进行粗抛、中抛、精抛、超精光抛)和超镜光抛。目前较多工件是用手工抛光。它是在低转速的抛光轮上,先涂上适量的抛光腊,再调高抛轮转速,对物件表面进行抛磨。工件的表面抛光处理,必备条件为抛光轮、抛光腊及抛光机。使用该类型抛光机由人工把持工件并根据工件表面形状进行仿型动作实施抛光。抛光机在抛光作业中会产生大量粉尘,为此人们在抛光机上加装了除尘装置。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的一种抛光机的集尘罩【专利号:CN200920123181.1,公告号:CN201455809U】。它解决了现有抛光机的集尘罩存在的吸尘能力弱等技术问题。本抛光机的集尘罩包括一个内部为空腔的本体,本体上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操作口和出尘口,本体内设有将其分隔为两个腔体的隔板,操作口位于隔板上部腔体处,出尘口位于隔板下部的腔体处,隔板上具有若干通孔。本抛光机的集尘罩增大了气流的吸力,吸尘效果更加明显;结构非常简单。但是这种集尘罩只有一个集尘腔体,不适合两端都有抛光轮的抛光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双集尘腔的抛光机的集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抛光机的集尘装置,抛光机包括机座、电机和抛光轮,本集尘装置包括一个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体的中部具有供电机设置的让位腔;所述的罩体两端部均具有与抛光轮位置相对应的集尘腔;所述的罩体上设有与集尘腔相连通的通风管。
电机设置在罩体的让位腔中,两个抛光轮设置在电机转轴的两端,电机驱动抛光轮转动对工件进行抛光作业。在抛光作业中,抛光轮与工件表面摩擦,会产生较多粉尘,抛光轮设置在集尘腔中,集尘腔可以有效收集粉尘并不使粉尘在空气中进一步扩散。通风管的一端与集尘腔相连,另一端连接除尘机构,启动除尘机构后可以将粉尘从集尘腔中抽出。电机和抛光轮设置在罩体内,结构比较紧凑,集尘效果好。
在上述的抛光机的集尘装置中,所述的罩体与机座成整体固连。机座支撑整个罩体,使罩体保持平稳。
在上述的抛光机的集尘装置中,所述的罩体与机座成分体结构,罩体下侧设有两组支撑脚,两组支撑脚与罩体两端部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支撑脚用于支撑罩体,使罩体可以平稳地放置在地面上。
在上述的抛光机的集尘装置中,所述的支撑脚包括上脚部和下脚部,所述的上脚部与罩体固定连接;所述的下脚部与上脚部插接。下脚部与上脚部插接,实现调整支撑脚高度的目的,使支撑脚可适用于不同场地。
在上述的抛光机的集尘装置中,所述的通风管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的通风管与两个集尘腔一一对应地相连通;通风管与集尘腔连通处位于罩体的后侧面上。两根通风管与两个集尘腔一一对应的连通且位于罩体的后侧,结构紧凑布局合理。
在上述的抛光机的集尘装置中,所述的罩体的底部设有两个与两个集尘腔一一对应设置的集尘抽屉。利用粉尘自身的重力,集尘抽屉可以将两个集尘腔中的粉尘储存在罩体的底部。
在上述的抛光机的集尘装置中,所述的通风管包括通风总管和两根与通风总管相连通的通风支管,所述的两根通风支管与两个集尘腔一一对应地相连通。通过两根通风支管将收集的粉尘汇集到通风总管处,通风总管再与除尘机构相连通,实现一个除尘机构可同时对两个集尘腔除尘。
在上述的抛光机的集尘装置中,所述的通风支管与集尘腔的连通处位于集尘腔的底面上。粉尘由于自身重力会飘落在腔体的底面上,通风支管设置在腔体的底面更容易收集粉尘。
在上述的抛光机的集尘装置中,所述的罩体内顶部安装有照明日光灯。由于罩体内比较黑暗,安装照明日光灯后方便操作员观察;另外,左、右集尘腔与机座之间设置可放抛光蜡的工具槽,使集尘装置更具人性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抛光机的集尘装置具有两个集尘腔和各自的通风管,防止粉尘向外扩散,收集粉尘更加彻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抛光机的集尘装置实施例一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抛光机的集尘装置实施例一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抛光机的集尘装置实施例二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抛光机的集尘装置实施例二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美青,未经陈美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19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有过滤区域及刻度线的点滴瓶
- 下一篇:多功能输液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