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柄三折方伞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1774.3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4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之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之仪 |
主分类号: | A45B11/02 | 分类号: | A45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柄三折方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无柄三折方伞涉及日用品中的雨具领域。
背景技术
人们用来遮阳挡雨的雨伞,自从传说鲁班造伞几千年来,除了减少体积的折伞外,几乎无根本性改变,一直用手撑着用。这与户外活动越来越频繁的现代人格格不入,于是,出现过无柄伞的发明:如架在肩上的伞,扣在身上的伞,戴在头上的伞,插在车上的伞等等,但终因不牢固、不方便、不简约、不实用或不廉价而未普及;至于伞功能扩展的发明,如夜光伞、音乐伞、视屏伞、拐杖伞、带膜伞、防滴伞等更是因为毫无必要、多此一举而不被人们接受。至今没有一种既牢固又实用的无柄伞出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无柄三折方伞(下称方伞)不存在上述缺点,并符合人们的多种要求,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在固定方法上一改以往用手向上的撑力,变为伞带向下的拉力和头部向上反作用顶力相持平衡的绷力。此法不仅解放了双手,而且固定十分牢固。2、在材料应用上,利用钢丝、橡筋、橡胶的弹性增强伞的稳定性。3、在形状、结构设计上,正方形伞面的两对角正对人的前后左右遮挡面最大;十字形伞骨可绷成金字塔形和流线型能抵御强风;三折式伞易放易带。
要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方伞由正方形伞布、圆台形伞心、圆柱形伞垫、十字形伞骨和宽边伞带组成,其制作 方法如下,首先,用伞布制一块正方形伞面(1),伞面四边缝进橡筋绳(6),使伞面下斜也保持平整,四角缝上三角布(7),使伞骨插进牢固(图1所示);再用硬木制一只圆台形伞心(2),底部钉上一只圆柱形橡胶伞垫(3);接着,用钢丝制一副三折十字形伞骨(4),由四向三节:伞骨内节(8)、伞骨中节(9)(图2所示)、伞骨外节(10)(图3所示)构成,使伞骨三节能向上折转收起;然后,将伞骨内节(8)以活动式连接到伞心(2)顶面上(图4所示),将伞骨外节(10)插进伞面的四个三角布(7)内缝好,同时将伞骨每节端点及伞心中点用强胶和伞面(1)粘住;最后,将橡筋宽边伞带(5)按图所示连接到伞骨(4)中,带上套两只挂钩(13)(图5所示)。
使用方伞的有益效果是,本伞不需手撑,固定在身,非常牢固;结构简约,使用方便,调向容易;拉紧成流线型,可御狂风暴雨;携带轻巧,时尚实用,是一切户外活动,如骑车、赶路、种田、养殖、捕捞、放牧、采茶、施工、运动、值勤、旅游、野餐等必备的新型雨具。
附图说明
结合说明书及附图,对本方伞进一步说明:图1是伞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伞骨内节、中节结构示意图,图3是伞骨外节结构示意图,图4是伞垫、伞心与伞骨内节连接示意图,图5是方伞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透视方伞使用效果示意图,图7是方伞收拢效果示意图。图中1正方形伞面、2圆台形伞心、3圆柱形伞垫、4十字形伞骨、5宽边橡筋伞带、6橡筋绳、7三角布、8伞骨内节、9伞骨中节、10伞骨外节、11挡片、12轴片、1 3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和附图说明,阐述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制作方伞:首先,制正方形伞面(1),用一块边长120厘米的正方形伞布,四边缝进一条60厘米长的橡筋绳(6),这样,用伞时伞面下斜也能平整,四角缝上三角布(7),这样,伞骨插进缝住很牢固(图1所示)。再用硬木制一只圆台形伞心(2),顶面直径9厘米、底面直径7厘米、高7厘米,底面钉一只圆柱形伞垫(3),圆面直径7厘米、高3厘米(图4所示)。接着,制十字形伞骨(4),用0.3厘米粗的钢丝弯出三节四组十二只长方形的伞骨内节(8)、伞骨中节(9)(图2所示)、伞骨外节(10)(图3所示),长都是30厘米,宽分别是4、3、2厘米,外节、中节有转圈,中节、内节有挡片(11)(图2、3所示),伞心(2)顶面钉有轴片(12)(图4所示),各节组装后都能向上转折收拢。然后,将四只伞骨外节(10)插进三角布(7)内缝紧;将伞骨内节(8)以活动式连接在伞心(2)顶面上;将伞骨各节端点、伞心顶面中点与伞面(1)用强胶黏牢;将宽5厘米的橡筋宽边伞带(5)紧扎在伞骨外节(10)的尾端上,长度以紧、平为准,伞带上套两只挂钩(13)(图5所示),方伞全部完成。
实施例2,使用方伞:首先拎起收拢的方伞伞心(2),伞骨(4)的各节在自重力作用下垂直落下,再顺势向上甩去,伞骨(4)在向心力作用下四面展开,随即将伞心(2)置头上,同时两手伸进伞带(5)使其滑入腋下紧佩身上(图6所示)。移动伞垫(3)的角度可随意调节伞的方向。拉紧伞带(5),并将挂钩(13)钩在腰带上使伞成流线型,可御狂风暴雨。不用时理顺伞骨(4)放好即可(图7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之仪,未经王之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17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血针针体码针机构的气道结构
- 下一篇:分类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