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胎钢丝圈卷成盘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1731.5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0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曾佳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佳雄 |
主分类号: | B65H65/00 | 分类号: | B65H65/00;B65H54/70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陈建中 |
地址: | 2144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胎 钢丝 卷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加工钢丝圈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轮胎钢丝圈卷成盘。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轮胎钢丝圈卷成盘中,活动叶与固定叶之间的啮合口的是对缝夹口,固定叶和活动叶的横截面呈台阶形,其中台阶下端是缠绕盘,其上缠绕钢丝,台阶上端是法兰盘,用于固定卷成盘。所述对缝夹口是指,在啮合口处缠绕盘的啮合面和法兰盘的啮合面在同一个平面上。由于钢丝的接口处于啮合口处,在工作时,由于没有定位点,钢丝的接头极易夹在两个法兰盘啮合面中间,造成钢丝缠绕在法兰盘的外圆周面上。这就导致了钢丝圈卷盘过程中需要有专啮合面中间,造成钢丝缠绕在法兰盘的外圆周面上,造成次废品,给企业带来损失,浪费人力物力。且现有的轮胎钢丝圈卷成盘只能用于缠绕一种尺寸规格的轮胎钢丝圈,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轮胎钢丝圈卷成盘,所述轮胎钢丝圈卷成盘能用于缠绕多种尺寸的钢丝圈,且能防止钢丝圈尺寸缠绕错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轮胎钢丝圈卷成盘,包括固定叶和活动叶,固定叶和活动叶皆为圆弧形,两者的横截面都呈台阶形,所述台阶形至少包括两个台阶,所述台阶由定位法兰盘与相应数量的缠绕盘依次凸起构成,定位法兰盘的半径大于缠绕盘的半径,定位法兰盘、各缠绕盘的啮合面相互错位且相互平行,固定叶上的定位法兰盘的啮合面凸出于缠绕盘的啮合面。
优选的,所述各啮合面的间距相同。
优选的,所述定位法兰盘与相邻缠绕盘的啮合面的间距为26~34mm。
优选的,所述定位法兰盘与相邻缠绕盘的啮合面的间距为29mm。
优选的,所述固定叶和活动叶上缠绕盘的数量分别为三个。
由于定位法兰盘、各缠绕盘的啮合面相互错位且相互平行,在夹紧钢丝带的时候,利用卷成盘本体上法兰盘的侧面来定位,使得钢丝带准确的附着在卷成盘本体的工作面上,消除了钢丝圈缠绕过程中的误操作现象,降低了废品率,因误操作造成的废品率几乎为零,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各缠绕盘的半径不同,可用于缠绕多种尺寸的钢丝圈,相邻的缠绕盘的侧面亦可用来来定位,能有效防止钢丝圈尺寸缠绕错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轮胎钢丝圈卷成盘,所述轮胎钢丝圈卷成盘能用于缠绕多种尺寸的钢丝圈,且能防止钢丝圈尺寸缠绕错误,且本轮胎钢丝圈卷成盘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轮胎钢丝圈卷成盘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局部A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轮胎钢丝圈卷成盘,包括固定叶1和活动叶2,固定叶1和活动叶2皆为圆弧形,两者的横截面都呈台阶形,所述台阶形至少包括两个台阶,所述台阶由定位法兰盘3与相应数量的缠绕盘4依次凸起构成,定位法兰盘3的半径大于缠绕盘4的半径,定位法兰盘3、各缠绕盘4的啮合面相互错位且相互平行,固定叶1上的定位法兰盘3的啮合面凸出于缠绕盘4的啮合面。所述各啮合面的间距相同,间距为29mm,所述固定叶1和活动叶2上缠绕盘4的数量分别为三个。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启动汽缸5,汽缸5带动卷成盘活动叶2片运动,使得啮合相互分离,啮合口6打开,这时将钢丝或钢丝片的端头位置放入啮合口6处,由于固定叶1上法兰盘啮合面和缠绕盘4的啮合面不在同一个平面上,钢丝或钢丝片可以借助于法兰盘的侧面定位,法兰盘的啮合面处,也就不至于在缠绕时出现误操作现象。且各缠绕盘4的半径不同,可用于缠绕多种尺寸的钢丝圈,相邻的缠绕盘4的侧面亦可用来定位,能有效防止钢丝圈尺寸缠绕错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佳雄,未经曾佳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17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