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厚重石块铺装用快速就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1315.5 | 申请日: | 2012-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7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关而道;邵泉;胡志桥;吴瑞卿;钟文深;李麟;吴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21/22 | 分类号: | E04F21/22;E01C19/5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厚重 石块 铺装用 快速 就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厚重石块铺装用快速就位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活动广场出现且需求量仍在增大。广场普遍采用厚度较大的石块进行地面铺装,花岗岩等石块具有耐久耐用、坚固可靠等特点,在广场地面铺装施工中得到普遍应用,而这些厚度较大的石块都是单块重量大、运输搬运难度大。
铺装时,石块的平面定位、标高控制、砂浆厚度等因素,决定了广场石块铺设的质量、进度及观感。然而现有技术对石块进行铺装时,平面定位、标高控制以及砂浆厚度均靠反复操作来实现(比如:如果标高或者位置不符合要求,则需要将石块撬出,增设砂浆厚度并调整后再重新放置,一次不行,还要反复调整几次,且对于厚重的石块,撬出很困难),不能准确快速地实现石块的就位,而且石块铺设的地面的平整度也难以保证。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厚重石块铺装用快速就位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厚重石块铺装用快速就位器,其能实现厚重石块的快速准确就位,缩短施工时间,降低工作强度和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厚重石块铺装用快速就位器,其包括彼此垂直的横向受力部和纵向受力部;所述横向受力部为平面框架,用以直接支撑单块石块;所述纵向受力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平面框架的一侧,用以支撑所述横向受力部及其上的石块;每个所述厚重石块铺装用快速就位器对应一块石块,且能满足单块石块重量的承载力要求,以承载单块石块。
优选地,所述横向受力部为与要铺装的石块相适应的平面框架,所述快速就位器的纵向受力部为固定于所述平面框架的同一侧的多个支柱。
优选地,所述多个支柱是等高的。
优选地,所述快速就位器的横向受力部为由四条钢筋连接而成的平面矩形框架,所述快速就位器的纵向受力部为分别连接于所述平面矩形框架的同一侧的四个交点的四个支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厚重石块铺设到快速就位器的横向受力部上,厚重石块在横向(水平面)上能准确地就位;而由于快速就位器的纵向受力部的支撑限制,石块铺设的标高被确定,符合设计标高;这样,只要虚铺砂浆到一定的高度,然后将石块压下去,虚铺砂浆就被密实地压紧,结合快速就位器的纵向受力部,厚重石块面的标高和平整度能得以保证,而且操作简单,耗时少。由于一块厚重石块对应一个快速就位器,因而能灵活地对单块石块进行调整,从而满足整体地面的施工要求。此外,该快速就位器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厚重石块铺装用快速就位器的使用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厚重石块铺装用快速就位器以及用于其安装固定的接驳钢筋;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厚重石块铺装用快速就位器结合利用排线控制来进行地面铺装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
图1所示为进行地面处理铺设工程的剖面示意图。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先浇注钢筋混凝土结构面1,然后依次施工防水砂浆找平层2、高分子卷材防水层3、挤塑型聚苯乙烯隔热层4、细石防水混凝土层5、设置快速就位器的层6、干硬性水泥泥浆7、石块板8。
具体地,图1所示地面处理铺设工程中厚重石块快速就位铺装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作快速就位器60。
快速就位器60包括彼此垂直的横向受力部和纵向受力部;横向受力部为平面框架,用以直接支撑石块;纵向受力部固定连接于横向受力部(平面框架)的一侧,用以支撑横向受力部及其上的石块。
具体如图2所示,图2中显示了快速就位器60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快速就位器60的横向受力部为由四条钢筋组成的平面矩形框架601,纵向受力部为分别垂直地固定在框架601一侧的四个交点处的四根等高的钢筋602。形象地将,快速就位器形成“桌子”的形式。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例中,横向受力部还可以是由更多条钢筋组成的框架,最好该框架的形状适应要安装的石板的形状,以使石板的受力均匀;比如:若石块是正六边形,那么横向受力部也为相应的正六边形框架。横向受力部的大小也与框架的大小相适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13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