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尘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1206.3 | 申请日: | 2012-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5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施俊良;施国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B23K2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黄挺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鸟***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尘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管体,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集尘管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产业的不断进步,设备机台也必须随之更新才能够生产出品质佳的产品。举例来说,于科技产品产出之前,其工件必须于生产线上经过多次加工程序后才能够成型。例如:对于太阳能板(或液晶面板等)的半成品工件加工时,往往需要利用激光切割技术方能取得所需的太阳能板成品。
然而,当机台设备对工件进行激光加工时,经常会产生粉尘微粒,因此若这些粉尘微粒没有被即时地收集,则会影响工件后续的加工作业(例如检测或包装作业等)。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吸取粉尘微粒的集尘管,势必能够提升工件加工时的优良率以制造出高品质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新型提供一种集尘管结构,包含集尘管、风刀管套与头套。集尘管包含管口;风刀管套配置在此集尘管,所述风刀管套包含第一气密件、第二气密件以及位于此第一气密件与第二气密件之间的多个出气孔,这些出气孔围绕于管口;头套配置在集尘管而位于此风刀管套的外围,所述头套对应于第一气密件与第二气密件的间的位置包含进气口,此进气口连通这些出气孔。
依照本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集尘管结构,从上述进气口提供风压时,此风压会由这些出气孔被送出以形成风刀气流于管口的外围。
依照本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集尘管结构,上述风刀管套更包含环状凹槽,这些出气孔配置在此环状凹槽。
依照本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集尘管结构,上述这些出气孔与管口朝向同一方向。
依照本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集尘管结构,上述这些出气孔具有特定角度而朝向与管口不同的方向。
依照本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集尘管结构,上述头套与第一气密件、第二气密件接触。
依照本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集尘管结构,上述风刀管套利用至少一锁合件而锁合在集尘管。
依照本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集尘管结构,上述头套利用至少一锁合件而锁合在集尘管。
依照本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集尘管结构,上述头套具有阶梯式环状结构。
依照本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集尘管结构,上述第一气密件与第二气密件为O型环。
依照本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集尘管结构,上述集尘管邻近管口处呈弯折状。
本新型所具备的特点为:当制造业者利用机台设备于进气口提供风压时,此风压会由这些出气孔被送出以形成风刀气流于管口的外围,使得工件被加工时的粉尘微粒能因此而有效被限制在一适当范围内,并利用集尘管吸取位于此适当范围内的粉尘微粒,进而大幅提升集尘管的吸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集尘管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集尘管结构组合后的剖视图;以及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集尘管结构的运用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集尘管结构;
11、集尘管;
110、管口;
12、风刀管套;
121、第一气密件;
122、第二气密件;
123、出气孔;
124、环状凹槽;
13、头套;
131、进气口;
2、工件;
B、弯折状结构;
H、锁合孔;
L、激光;
P、粉尘微粒;
S、吸力;
W、风压;
W’、风刀气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集尘管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集尘管结构组合后的剖视图。
如图1与图2所示,集尘管结构1包含集尘管11、风刀管套12与头套13。
集尘管11包含管口110。风刀管套12配置在集尘管11。所述风刀管套12包含第一气密件121、第二气密件122以及位于第一气密件121与第二气密件122之间的多个出气孔123,并且于图2中可看到这些出气孔123延伸且围绕于管口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微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12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