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茶籽自动收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0696.5 | 申请日: | 201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1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邹先明;管天球;李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天球;李文东 |
主分类号: | A01D46/00 | 分类号: | A01D4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油茶籽自动收籽装置。
背景技术
油茶是南方特有的油料植物,现有技术中,其油茶籽的采收都是由人工直接采摘进行的,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工时较长,人工成本高;如果遇到寒潮时,阴雨连绵,油茶籽掉落地上,既造成浪费,也影响茶油的品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能够降低劳动强度、自动收集油茶籽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油茶籽自动收籽装置:是由收籽网8构成,在收籽网8的两端还分别设有卷网组件和拉网组件;
A、所述的卷网组件是由机架1、一对卷网筒侧板2、卷网筒19、一对卷网筒轴承座4和卷网筒摇柄3构成;卷网筒侧板2分别装置在卷网筒19的两端,卷网筒侧板2外侧中部的卷网筒轴分别穿出装置在机架1两边的卷网筒轴承座4;卷网筒摇柄3套装于穿出卷网筒轴承座4的卷网筒轴上;收籽网8的一端装置在卷网筒19上;
B、所述的拉网组件是由收籽网端头固定板15、收籽网端头固定槽16、一对插足构件和插足销轴13构成;插足构件是由上插足12和穿装于上插足12内孔中的下插足9构成,上插足12由插足销轴13铰装在收籽网端头固定槽16的端部;收籽网8的另一端由收籽网端头固定夹板14装置在收籽网端头固定板15上,收籽网端头固定板15装置在收籽网端头固定槽16上面的固定柱17上。
在机架1上还装置有由承托滚筒6、承托滚筒轴承座7和承托滚筒轴承座垫块5构成的收籽网承托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油茶籽自动收籽装置,采用结构较为简单的卷网组件和拉网组件,将收籽网悬挂在油茶树下,当油茶籽成熟后自动脱落,掉落于收籽网上被收集;卷网时,只需摇动卷网筒摇柄,即可将收籽网收卷于卷网筒上,因而,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操作简便,免除了人工采摘的过程,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由于收籽网是悬挂在油茶树下,不与地面接 触,因此,当采收季节遇到阴雨天气时,收籽网上收集的油茶籽不会因被水浸泡或泥水浸泡而影响其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主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右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主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右视示意图。
图中:1是机架,2是卷网筒侧板,3是卷网筒摇柄,4是卷网筒轴承座,5是承托滚筒轴承座垫块,6是承托滚筒,7是承托滚筒轴承座,8是收籽网,9是下插足,10是下插足定位孔,11是上插足固定栓,12是上插足,13是插足销轴,14是收籽网端头固定夹板,15是收籽网端头固定板,16是收籽网端头固定槽,17是固定柱,18是卷网筒摇柄销,19是卷网筒,20是收籽网端头板,21是收籽网端头夹板,22是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说明是采用例举的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局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油茶籽自动收籽装置,适用于标准化种植的油茶林,其行间或列间距离一致,成熟期一致,在油茶平均成熟期的前十天使用、在油茶平均成熟期的后十天结束,整个收籽期为二十天。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是由收籽网8和卷网组件以及拉网组件构成,收籽网8的两端分别连接卷网组件和拉网组件;收籽网8的宽度为两列油茶树的宽度,为增强收籽网8的强度,可在收籽网8的两侧加装加强绳。
卷网组件包括机架1、一对卷网筒侧板2、卷网筒19、一对卷网筒轴承座4和卷网筒摇柄3。
卷网筒侧板2分别装置在卷网筒19的两端,卷网筒侧板2外侧中部设有卷网筒轴;卷网筒轴承座4分别装置在机架1的两边,卷网筒侧板2上的卷网筒轴分别穿出卷网筒轴承座4,在该卷网筒轴上的伸出部位,还设置有卷网筒摇柄销18;卷网筒摇柄3套装于卷网筒轴上的伸出部位,由卷网筒摇柄销18作圆周方向的定位;收籽网8的一端由收籽网端头夹板 21装置在卷网筒19上。
拉网组件包括收籽网端头固定板15、收籽网端头固定夹板14、收籽网端头固定槽16、一对插足构件和插足销轴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天球;李文东,未经管天球;李文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06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定子绝缘套与硅片的配套结构
- 下一篇: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冲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