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态压力加密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0438.7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3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军民 |
主分类号: | G07F7/10 | 分类号: | G07F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压力 加密 识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识别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压力加密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安全识别系统绝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特别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ATM机存取款或办理各种业务,进出部分场所使用门禁控制系统进行个人身份验证等,都经常要与安全识别系统打交道。伴随着社会安全防范意识的普及,其在安防验证系统中也越来越多地发挥出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运营成本的重要作用。
然而,尽管安全识别系统有其方便、快捷的优点,但另一方面,由于使用安全识别系统的场所一般都为开放式公共区域,例如ATM自助服务区等,且使用该种系统的设备自身所具有的户外操作、无人值守等特征,也使其成为了近几年来安防系统中犯罪案件的高发区。尤其是现行安全识别方式大多采用单纯数字密码,验手段证过于单一,使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从最初的偷窥用户数字密码,发展到如今蓄意破坏、逼迫,甚至利用高科技手段获取用户密码及信息,使用户人身及财产受到极大威胁。例如,直接在ATM机上安装吞卡机或微型摄像装置、在自助门禁控制系统上加装类似读卡器的装置,来获取用户数字密码,然后复制磁卡进行为违法犯罪活动。这严重挫伤了用户使用安全识别系统的积极性,影响了安全识别系统的收益率,使得当前安全识别系统的安全防范形式日益严峻,安全识别系统加密识别方式亟待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压力加密识别系统,能有效解决现有安全识别系统中所存在的加密单一、安全系数低等问题,具有操作简单便捷、性能安全可靠,且加密识别过程高度隐蔽性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动态压力加密识别系统,包括对系统操作及各种数据进行标定、运算及零点补偿处理的中央控制单元、对相关信息进行直观显示的显示装置、用于数字密码输入及其他操作的键盘、获取磁卡信息的读卡装置、进行数据传输及通信的串行接口、用于集中存储备份上传数据信息的后台数据库;
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与显示装置、键盘和读卡装置同时连接,并通过串行接口与后台数据库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并采集压力特征的压力传感装置及将动态压力特征转换为数字量的模/数转换模块。
所述压力传感装置通过模/数转换模块与中央控制单元进行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装置安装于键盘下方位置;
所述压力传感装置为智能压力传感器;
所述智能压力传感器为微型高灵敏电压式传感器,能够利用特殊的压力贴片检测在键盘上输入连续字符时的敲击力度及间隔时序;
所述系统加密识别手段采用数字密码与压力生物特征码同时验证的方法进行个人身份验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加密识别过程完全在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下自动完成,对外(包括用户本人与系统操作人员)完全隐藏,保密性与安全性极高;
2、采用动态压力波形与间隔时序联合采样,具有极高的鉴别性及良好的可靠性;
3、在操作过程中不增加额外操作环节,具有速度快,使用方便的特点;
4、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兼容性与适用性,可广泛应用于银行ATM、门禁控制等系统中,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中央控制单元2、模/数转换模块3、显示装置4、键盘5、压力传感装置6、读卡装置7、串行接口8、后台数据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动态压力加密识别系统,包括对系统操作及各种数据进行标定、运算及零点补偿处理的中央控制单元1、对相关信息进行直观显示的显示装置3、用于数字密码输入及其他操作的键盘4、获取银行卡信息的读卡装置6、进行数据传输及通信的串行接口7和用于集中存储备份上传数据信息的后台数据库8;
所述中央控制单元1与显示装置3、键盘4、读卡装置6同时连接,并通过串行接口7与后台数据库8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并采集压力特征的压力传感装置5及将动态压力特征转换为数字量的模/数转换模块2。
所述压力传感装置5通过模/数转换模块2与中央控制单元1进行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装置5安装于键盘4下方位置;
所述压力传感装置5为智能压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军民,未经李军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04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均压型金刚石合成装置
- 下一篇:智能矫姿护眼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