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用的酸解预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9626.8 | 申请日: | 201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8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厚武;段宗平;刘积根;丁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星钛白(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23/047 | 分类号: | C01G23/047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4305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酸 生产 钛白粉 酸解预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用的设备技术改进,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用的酸解预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化生产钛白粉的工艺有两种:氯化法和硫酸法。氯化法的技术相当复杂,对设备材质、自动控制水平要求都很高,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此项技术,研究开发的技术难度大,设备投资费用高,所以我国基本还是采用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硫酸法的酸解投料操作一般根据地域和时间的不同有以下几种方式:(1)先将计量好的浓硫酸加入到酸解锅内,在压缩空气的搅拌下加入矿粉,搅拌均匀后开始引发反应;(2)将计量好的浓硫酸加入酸解锅后,先将其稀释到反应浓度,通过压缩空气和蒸汽控制其温度,再加入计量的矿粉,搅拌均匀引发反应;(3)把计量好的浓硫酸和矿粉先在预混合槽内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物加入到酸解锅内,搅拌引发反应。
对于大型酸解罐,因为酸解的反应速度快,设备大,投入的矿粉多,采用前两种投入方式不容易搅拌均匀,通过预混可以使矿粉和硫酸充分混匀,以利于提高酸解率,减少难浸取的固相物,还可以防止向酸解罐内投入矿粉时,矿粉随着烟气的损失问题。但是无论采取以上任何一种酸解投料方法,都存在如下的技术问题:(1)下矿粉时都存在严重的粉尘污染,对职工的身体健康和操作环境造成不利影响;(2)矿粉遇到少量的酸极易形成较硬的物块,所以经过长期的矿、酸混合,在酸解锅或者预混槽内壁的液相与气相的交接处都会结垢,人工清理结垢的过程费时费力,影响设备利用率,且人工清理过程十分危险;(3)在下矿过程中,随着矿粉的减少,仓内会呈现负压状态,自然影响下矿速度,最后剩余的矿粉下料困难,经常需要工人去敲打矿粉料仓外壁。
通过检索,中国专利号00243616.7,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氯化法钛白喷粒除疤氧化反应器,以及中国专利号93243693.5,发明创造名称为氯化法钛白高速气流喷粒除疤氧化反应器,以及中国专利号200810112178.X,发明创造名称为氯化法钛白氧化反应器,上述三种反应器均在于处理反应器的疤层,但是只适用于氯化法生产钛白粉的反应器,无法解决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用的酸解预混反应器中结垢的问题。此外,中国专利号ZL 201120028774.7,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8月31日,发明创造名称为:钛白粉酸解尾气吸收处理装置,该专利将洗涤水采用多层喷淋,每层采用多个喷嘴向烟囱内喷射的喷淋方式,洗涤水在烟囱内的分布较好,利于对酸解尾气加引风机抽吸以克服系统阻力,防止酸解车间酸雾溢出,洗涤后除雾处理,使尾气能达标排放,该申请案也不能解决酸解预混系统下矿粉时严重的粉尘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酸解预混系统下矿粉时存在严重的粉尘污染,预混槽内壁容易结垢,且矿粉料仓中的矿粉下料困难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用的酸解预混系统,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矿粉顺利下料,预混槽本体内壁不存在结垢现象,且下矿粉时的粉尘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用的酸解预混系统,包括预混槽本体、搅拌机构、盘式喷淋管和矿粉料仓,搅拌机构和盘式喷淋管位于预混槽本体的内部,矿粉料仓位于预混槽本体的上方,所述的预混槽本体上设置有除尘器,矿粉料仓的下部安装有鼓风管,该鼓风管与鼓风机相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除尘器固定于预混槽本体的顶部,除尘器采用脉冲除尘器,该脉冲除尘器上配设有引风机。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盘式喷淋管位于预混槽本体内的上部空间,该盘式喷淋管开设有直径为6~8 mm的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盘式喷淋管上开设的孔的孔距为8~12 cm。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盘式喷淋管是直径为89 mm的圆盘式管道。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用的酸解预混系统,其预混槽本体上设置有脉冲除尘器,脉冲除尘器上配设有引风机,下矿前开启引风机,保持预混槽本体内部为负压状态,下矿过程中的粉尘被引风机抽走至脉冲布袋上,彻底解决了下矿粉时存在的粉尘污染问题,同时解决了预混槽本体内壁结垢的问题,经过长期使用,预混槽本体内壁几乎与初起使用时一模一样,不存在结垢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星钛白(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星钛白(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96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线退火装置滑轮导电轮风冷结构
- 下一篇:一种曲轴连杆轴颈淬火装置及淬火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