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Zigbee无线通信的智能差阻式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8937.2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4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倪维东;刘颖;庞敏;孙建东;高振东;李桂民;陈鹏;邵灿辉;查银鹏;蔡堃;何国云;许永金;施海莹;张建涛;徐晓乐;刘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河海南自水电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02 | 分类号: | G01B7/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zigbee 无线通信 智能 差阻式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Zigbee无线通信的智能差阻式传感器,可实现差阻式传感器信号的自动测量和信息上传功能,适用于大坝、土堤、边坡、路基等结构物内部相对位移的长期自动测量,属于岩土工程的变形监测类装置,可在大坝安全监测领域中广泛应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差阻式传感器基本上都是采用自动化模块集中采集后通过RS232或RS485电缆或光缆进行数据传送,外加交流电源供电,这样在安装、调试、施工过程中非常不方便,尤其是电缆和光纤的埋设,而且不利于日后维护,系统组网受到的限制较多。
如需实现差阻式传感器信息无线传输,如何取代传统电缆或光缆的通信方式是一项重要技术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差阻式传感器系统集成时通信电缆和光纤的埋设、施工难度大和组网的不灵活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Zigbee无线通信的智能差阻式传感器,将传统的差阻式传感器的信号就近通过CPU采集,然后CPU以Zigbee的无线通信方式上传信息到中心站。
该智能差阻式传感器取消传统采用电缆或光缆通讯方式,采用Zigbee协议无线通讯方式进行数据传输,降低了布线成本,使系统集成时更加灵活、便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传感器头1、传感器头输出信号电缆2、传感器信号接入端子7,CPU模块4,其特征为:传感器头为差阻式传感器头;由差阻式传感器头1通过传感器头输出信号电缆2,与智能模块3连接;智能模块3中设CPU模块4;在智能模块3的后部为Zigbee通信模块5;从Zigbee通信模块5后端引出Zigbee通信天线6;传感器信号接入端子7设置在传感器头输出信号电缆2与智能模块3连接部位。
本实用新型,硬件采用功耗较低的TI的MSP430系列单片机作为系统控制CPU,板内集成Zigbee无线通讯模块,由CPU自动化完成测量和数据整理工作,并将整理好的数据,按照系统配置要求通过Zigbee无线通讯模块上传到中心站,并在中心站有效反映测量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低功耗的CPU系统将Zigbee无线通信与差阻式传感器有机整合成智能化传感器,降低了能耗、方便了工程施工和维护,系统组成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Zigbee无线通信的智能差阻式传感器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由差阻式传感器头1将信号通过传感器头输出信号电缆2将信号送到传感器信号接入端子7,再有CPU模块4完成对差阻式传感器头1输出信号进行信号采集,然后通过CPU模块4上的Zigbee无线通信模块5进行通信,再由天线6对外进行通信,从而实现了基于Zigbee无线通信的智能差阻式传感器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河海南自水电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河海南自水电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89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滴液及点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采集微量血液专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