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瓣浮箱式止回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8743.2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7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汪班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铜都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3 | 分类号: | F16K15/03;F16K47/00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34105 | 代理人: | 程霏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瓣浮 箱式 止回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止回阀,尤其涉及旋启式止回阀。
背景技术
目前,石油、化工、制药、冶金、煤碳、电力行业、城市给排水等行业的管路上大多设置有止回阀,它靠管路中水泵及电机推动介质流动产生的力而自动开启和关闭,适用介质为水、油品、蒸汽、酸性介质等。止回阀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介质倒流、防止水泵及其驱动电机机反转,保障管网安全运行通常选用旋启式止回阀。大口径管路选用的旋启式止回阀使用时运行不平稳,阀瓣重、开启阻力大、能耗大、关闭快、撞击噪音大、密封面磨损快、无法消除水锤。严重时会导致阀门、管路或水泵及其驱动电机设备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时运行平稳、流量大、阀瓣轻、开启阻力小、能耗小、关闭慢、关闭时无噪音、有效地消除水锤的多瓣浮箱式止回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瓣浮箱式止回阀,它包括主要由主阀体和副阀体密封连接构成的阀体,所述副阀体和主阀体内壁分别固接有上转轴和下转轴,所述上转轴和下转轴分别活动连接有浮箱式结构的上阀瓣和下阀瓣,所述阀体内部上阀瓣和下阀瓣正投影下方分别开有供液体通过的孔洞。
上述方案的改进是所述的副阀体上固接有向阀体内部延伸的凸板。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的下转轴上端固接有下阀瓣限位螺栓。
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孔洞之间固接有限制下阀瓣限位螺栓向下转动的凹型连接件。
上述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孔洞两端与阀体内部之间固接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多瓣式,且上阀瓣、下阀瓣采用浮箱式结构,使得上阀瓣、下阀瓣重量轻,开启时有浮力作用,浮力加水的推力,使上阀瓣、下阀瓣易开启。关闭时,同样有浮力,使得阀瓣关闭时,无撞击,噪音小,关闭速度平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启到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主要由主阀体1和副阀体13密封连接构成的阀体,所述副阀体13和主阀体1内壁分别固接有上转轴8和下转轴4,所述上转轴8和下转轴4分别活动连接有浮箱式结构的上阀瓣7和下阀瓣3,所述阀体内部上阀瓣7和下阀瓣3正投影下方分别开有供液体通过的孔洞。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是主阀体1和副阀体13采用流线型设计,主阀体1和副阀体13通过主副阀体紧固螺栓9连接,在主副阀体紧固螺栓9上安装主副阀体密封圈10起到防水密封作用。阀体进水口采用锥形导流体,从而达到运行平稳,流量大,噪音小,水头损失较小的目的。阀关闭时上下阀瓣自然下垂,盖住下方的孔洞。由于采用双瓣双孔,且上阀瓣7、下阀瓣3采用浮箱式结构,使得上阀瓣7、下阀瓣3重量轻,开启时由于浮力作用,加上水的推力,使上阀瓣7、下阀瓣3易开启。关闭时,同样有浮力,使得阀瓣关闭时,无撞击,噪音小。为进一步减小冲击力和保持较好的密封性,孔洞两端与阀体内部之间固接有密封圈2,密封圈2采用空心P型胶条,关闭时,上阀瓣7和下阀瓣3对阀体撞击力更小,密封效果更好。副阀体13上向阀体内部延伸的凸板12对上阀瓣7起到限位作用,开启时上阀瓣7随转轴向上转动,接触凸板12时停止转动。凸板12通过凸板紧固螺栓11固接在副阀体13上,下转轴4上的下阀瓣限位螺栓5在开启时随转轴向下转动,碰到孔洞之间的凹型连接件的凹面停止转动,如图2所示,这样就和凸板12起到共同控制上、下阀瓣开合角度的作用,避免通过阀体内的水流过多过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铜都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铜都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87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固型排水管
- 下一篇:用于钢塑排水管的钢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