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话应急广播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88431.1 | 申请日: | 2012-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1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齐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H20/59 | 分类号: | H04H20/59;H04M1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 地址: | 51029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话 应急 广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广播系统,尤其是一种电话应急广播系统。
背景技术
公共广播早年已广泛应用在全世界,特别是在我国更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新中国成立后,曾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公共广播网。当时,它是国家发布政令、宣传政策的最迅速、最有效的工具,为打击震慑敌人、动员鼓舞群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最近几年,我国频繁发生了一些灾害,包括汶川地震、南方雪灾、新疆动乱事件等,由于公共广播在灾前预警、灾后指挥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令我国政府加强了对其重视,国家领导要求建立和完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
为完成灾害应急广播的有效传播,特别是灾害发生时的传播,传播途径最好是多渠道的。可靠性要求高的广播系统往往会内置一个电话接收模块,通过电话网完成应急信息的传递。
可万一出现紧急情况需使用电话广播发布信息时,打入电话却极有可能正在使用中(非重要业务广播占线),导致最重要的灾害应急广播无法正常播出、群众无法及时疏散、财产、生命损失更大的影响。如此可见,现有的广播技术有待改进,尤其是应急广播功能,更需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话应急广播系统,所述广播系统杜绝了紧急呼叫时电话广播系统占线的状况,保证广播系统电话输入通道时刻畅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话应急广播系统,包括至少一台接收并控制广播音源的多功能控制器,所述多功能控制器包括控制处理模块,所述控制处理模块输入端连接有第一通话模块及第二通话模块,所述控制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一传输放大模块,所述传输放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一扬声器。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通话模块和第二通话模块为固定电话模块或者移动电话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电话应急广播系统通过在控制处理模块上设置两个通话模块,当所述第一通话模块正处于工作状态,同时所述第二通话模块紧接着有另一电话打入,按设定权限优先的原则两者便会自动进行权限比较,权限较低的电话模块会被自动切断通话(必要时可设是否切断的提示音并通过电话机按键操作),仅供一路输入进行电话广播。被切断的电话模块随时可供权限更高的灾害指挥领导使用。两个通话模块可使用同一个电话号码,通过呼叫转移技术实现。总体上,实现了呼叫的广播系统时刻畅通,更高级应急广播及时播出的原则,保证了广播系统在必要时能发挥调度、宣传、组织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话应急广播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电话应急广播系统,包括至少一台接收并控制广播音源的多功能控制器1,所述多功能控制器1包括控制处理模块11,所述控制处理模块11输入端连接有第一通话模块12及第二通话模块13,所述控制处理模块11的输出端连接有一传输放大模块2,所述传输放大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有一扬声器3。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通话模块12和第二通话模块13为固定电话模块或者移动电话模块,皆设有密码认证机制,仅有指定电话在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才可电话广播。同时系统还可根据来电号码及密码设定优先级权限,当同时有两路以上来电需要电话广播时,所述第一通话模块12和所述第二通话模块13可根据来电号码设定的优先级权限或者密码设定的优先级权限进行权限比较,自动切断权限较低的来电。
本实用新型电话应急广播系统,用户可在异地通过手机或者固定电话呼叫广播主机,经过密码认证后即可通过广播系统进行电话广播,更便于出现灾害事故等紧急情况时的遥控调度;当所述第一通话模块12处于工作状态,所述第二通话模块13有打入电话时,所述第一通话模块12与所述第二通话模块13两者会进行优先级权限比较,则自动切断权限较低的来电,仅供一路输入进行电话广播。则本电话应急广播系统可实现电话应急广播时刻畅通的效果。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84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