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提式挖坑机单刃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8304.1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6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平;张金平;王土保;蒋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高新区科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46 | 分类号: | E21B10/46;E21B17/046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廖世传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提式 挖坑 机单刃 钻头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面挖坑作业机具,具体为一种手提式挖坑机单刃钻头。
(二)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用的手提式挖坑机组合钻头的头部都采用双刀刃铸钢整体式结构,通过焊接将刀刃铸钢件、钻杆、冲击钻头和螺旋片等部件焊接在一起。
所述手提式挖坑机组合钻头存在的问题:
1、切削量太大且不均匀,导致阻力过大造成汽油机发热量过高。
2、刀刃磨损后不易更换,钻头头部过短,切削过程中容易碰到石头。
3、切削过程排土量不好、操作比较费力、焊接比较麻烦。
(三)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手提式挖坑机组合钻头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手提式挖坑机单刃钻头。
本实用新型手提式挖坑机单刃钻头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手提式挖坑机单刃钻头包括上部钻杆、中部钻头座和下部冲击钻头,所述钻杆上焊接螺旋片,所述钻头座底部设有钻刃,对应于钻刃位置于钻头座上开设有进土口,所不同的是所述钻头座为平面板体,所述钻刃为与钻头座分体的单个钻刃,钻刃的刃体与地面呈30°~35°夹角,刃边走向为径向,钻刃与钻头座的连接方式是用螺栓将刃体末端与钻头座紧固。
为提高切削能力,所述钻刃的刃口斜角为35°~40°。
为进一步提高钻刃的耐磨度,可于刃边最大径向处的刃体部位焊接硬质合金头。
所述钻杆、钻头座和冲击钻头的连接方式可采取:钻杆与钻头座焊接,冲击钻头通过钻头座的中心孔与钻杆焊接。
为便于泥土经进土口顺利通过钻头座排出,所述刃体末端穿出进土口搭接于钻头顶面。
钻刃刃边前方的进土口径向边与刃边成40°~50°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手提式挖坑机单刃钻头采用分体式钻刃,用螺钉将钻刃和钻头座连接在一起使用,连接拆卸方便、钻刃便于更换。
2、本实用新型在切削使用过程中阻力小,排土量快、切削均匀、耐磨耐冲击、操作非常省力。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a)为图1、图2实施方式中钻刃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俯视图。
图4为图1、图2中实施方式中钻头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钻杆;2、螺旋片;3、钻头座;4、钻刃;5、冲击钻头;6、进土口;7、硬质合金头;8、螺栓。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手提式挖坑机单刃钻头主要由钻杆1、螺旋片2、钻头座3、钻刃4和冲击钻头5构成。所述钻杆1、钻头座3(圆形平面板体)和冲击钻头5按上、中、下同位置轴设置,钻杆1于钻头座3顶面焊接,钻头座3上开设中心孔,冲击钻头5穿过钻头座3中心孔与钻杆1焊接;所述螺旋片2以螺旋缠绕方式焊接在钻杆1上,如图1、图2所示。
所述钻刃4为设于冲击钻头5旁的单个分体式钻刃,对应于单个钻刃4于钻头座3上开设一个进土口6。
所述钻刃4的刃体与地面呈30°~35°夹角(优选32°夹角),刃口斜角为35°~40°(优选38°夹角),刃边走向为径向,刃边最大径向处的刃体部位焊接有硬质合金头7,刃体末端(平状)开设出螺栓穿设孔,如图3(a)、图3(b)所示。
所述进土口6为从钻头座3中心孔向一侧开设的扇形口与方口的组合,钻刃4的刃体末端自下而上穿出进土口6达接于进土口6方口旁的钻头座3顶面上,而钻刃4的刃体斜置于钻头座3下方,钻头座3也开设有与刃体末端螺栓穿设孔对应的螺栓穿设孔,用螺栓8将刃体末端拧紧于钻头座3上,就位后的钻刃4刃边处于进土口6的扇形口与方口的交界线上,进土口6的扇形角为40°~50°(优选45°角),如图1、图2、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高新区科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桂林高新区科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83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