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动力节油减排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88264.0 | 申请日: | 2012-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9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 发明(设计)人: | 苏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联维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25/12 | 分类号: | F02M25/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袁辉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动力 节油 减排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节能减排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动力节油减排器。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全是以汽、柴油、燃气为主要燃料,由于燃料燃烧不完全而产生大量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废气日趋严重地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为缓解能源紧缺,降低运输成本,减少大气污染,在国内外汽车行业就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开发出汽车节能减排装置来提高点火能量,促进燃油充分燃烧。现有汽车汽车节能减排装置主要通过增加发动机内的氧气含量来实现燃料的充分燃烧。但是现有的汽车节能减排装置的节能减排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汽车节能减排装置的节能减排效果并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汽车动力节油减排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汽车动力节油减排器,包括:
用于干燥空气的左干燥筒;
用于干燥空气的右干燥筒;
与所述左干燥筒的输出端和右干燥筒的输出端连接且压缩空气的气泵;
与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连接且放电产生臭氧的放电室;
分别连接在左干燥筒与气泵之间和右干燥筒与气泵之间的第一气管;
连接在两第一气管之间的第二气管;
依次串接在第二气管之间且分别用于控制其通断的第一二通电磁阀和第二二通电磁阀;
第三气管,其一端连接在气泵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气管的第一二通电磁阀和第二二通电磁阀之间;
分别设置在两第一气管与气泵之间、第一气管与第二气管之间、第三气管与气泵的输出端交接处、第二气管与第二气管的交接处的且分别用于控制该处通断的三通电磁阀;
与所述气泵、放电室、第一二通电磁阀、第二二通电磁阀和三通电磁阀连接且控制其工作的控制电路。
所述汽车动力节油减排器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放电室旁且用于冷却所述放电室的风扇。
所述放电室还设有一输出臭氧的臭氧输出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空气进行干燥、压缩等处理后送至放电室,放电室放电产生臭氧。由于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臭氧还可以作为催化剂,以提高O3的氧化能力。此外,臭氧遇热极易分解,在常温时分解为氧。因此臭氧在内燃机燃油燃烧反应中是一种新生态的活动。臭氧可以使环状结构的芳香烃氧化成直链烃, 可以把大量的直链烯烃从双键部位断开,变成易于分解的小分子量的烃。臭氧分解反应是一种放热过程,臭氧参加燃油燃烧比氧气参加燃烧提高了热量,从而使燃料充分燃烧,达到提高动力,节约油耗,减少废气排放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动力节油减排器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动力节油减排器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动力节油减排器的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动力节油减排器的控制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汽车动力节油减排器包括左干燥筒1、右干燥筒2、气泵3、放电室4、第一气管5、第二气管6、第一二通电磁阀7、第二二通电磁阀8、第三气管9、三通电磁阀10、控制电路11和风扇12。左干燥筒1、右干燥筒2、气泵3、放电室4、第一气管5、第二气管6、第一二通电磁阀7、第二二通电磁阀8设置在下壳81上,第三气管9、三通电磁阀10、控制电路11和风扇12设置在上壳82上。其中:
左干燥筒1和右干燥筒2用于干燥及过滤空气。设置两个干燥筒主要便于相互切换,一个干燥筒提供产生臭氧的空气时,另一干燥筒去除湿气。请一并参见图3,图中箭头方向为气流流向。左干燥筒输出的空气经左端的第一气管、三通电磁阀、气泵进入放电室,如图中实现箭头所示。同时,气流经第三气管9、第二二通电磁阀7至右干燥筒2进行干燥,除湿气,如图中虚线箭头所示。
气泵3与所述左干燥筒的输出端和右干燥筒的输出端连接,主要用于将干燥后的空气压缩送至放电室。放电室4与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连接,主要用于放电产生臭氧。放电室4设有一输出臭氧的臭氧输出管41,使用时,臭氧输出管41与内燃机(发动机)相通,以将臭氧送入内燃机。
第一气管5分别连接在左干燥筒与气泵之间和右干燥筒与气泵之间。第二气管6连接在两第一气管之间。
第一二通电磁阀7和第二二通电磁阀8依次串接在第二气管之间且分别用于控制其通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联维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联维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82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子产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器件以及一种层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