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输送介质内外双冷结构的屏蔽电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8147.4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6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旭;李国华;孙福存;李童;林伟;王泽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2 | 分类号: | F04D13/02;F04D29/22;F04D29/4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宋羽 |
地址: | 2019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输送 介质 内外 结构 屏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屏蔽电泵,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输送介质内外双冷结构的屏蔽电泵。
背景技术
屏蔽泵以其绝对无泄漏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冷、食品、国防、原子能等工业中输送酸、碱、易燃、易爆、剧毒等液体。屏蔽电泵的轴承为滑动轴承,在运行中靠自身输送的介质冷却电机和润滑轴承,若电机功率较大或输送介质温度较高,还需要对电机外部进行冷却才能提高电泵的使用寿命。
目前对电机外部冷却通常是在电机外壳夹套中通入冷却水,通过冷却水的循环来冷却电机。但在一些缺水地区,现场无冷却水,而电机外部必须强制冷却电泵才能正常使用,此时就需要将泵输送介质通入电机外壳夹套中循环流动,从而完成对电机外部的冷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缺水地区屏蔽电泵外部冷却的问题、结构紧凑利用泵输送介质冷却,使用方便的利用输送介质内外双冷结构的屏蔽电泵。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利用输送介质内外双冷结构的屏蔽电泵,所述屏蔽电泵包括入水段、正叶轮、正导叶、下筒体组件、出水段、上筒体组件、反导叶、反叶轮、滑动轴承、定子组件、转子组件、机壳夹套、夹套挡圈、推力盘、推力轴承、逆循环管路节流板、外循环管路节流板和外循环管,入水段是屏蔽电泵的进口,输送液体从入水段流出,通过正叶轮和正导叶进入出水段外腔,下筒体组件在正导叶的外部并与出水段连接,收集泄漏的液体;上筒体组件与出水段连接,大部分输送液体通过上筒体组件由反叶轮和反导叶流出,最终从出水段进入化工工艺系统;滑动轴承通过轴承座定位在定子组件上;机壳夹套安装在定子组件上,内部装有夹套挡圈;推力盘、推力轴承安装在转子组件末端外循环管从上筒体组件引出,经机壳夹套,与逆循环管路汇合;逆循环管路节流板、外循环管路节流板分别安装于逆循环管路法兰和外循环管的法兰内。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利用输送介质内外双冷结构的屏蔽电泵具有以下优点:
(1)、解决缺水地区屏蔽电泵外部冷却的问题;
(2)、结构紧凑;
(3)、利用泵输送介质冷却,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为各个标注的对应部件名称:1——入水段、2——正叶轮、3——正导叶、4——下筒体组件、5——出水段、6——上筒体组件、7——反导叶、8——反叶轮、9——滑动轴承、10——定子组件、11——转子组件、12——机壳夹套、13——夹套挡圈、14——推力盘、15——推力轴承、16——逆循环管路节流板、17——外循环管路节流板、18——外循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入水段1、正叶轮2、正导叶3、下筒体组件4、出水段5、上筒体组件6、反导叶7、反叶轮8、滑动轴承9、定子组件10、转子组件11、机壳夹套12、夹套挡圈13、推力盘14、推力轴承15、逆循环管路节流板16、外循环管路节流板17和外循环管18。入水段1是屏蔽电泵的进口,输送液体从入水段1流出,通过正叶轮2和正导叶3进入出水段5外腔,下筒体组件4在正导叶3的外部并与出水段5连接,收集泄漏的液体;上筒体组件6与出水段5连接,大部分输送液体通过上筒体组件6由反叶轮8和反导叶7流出,最终从出水段5进入化工工艺系统;滑动轴承9通过轴承座定位在定子组件10上,起到支撑转子组件11和通过冷却循环液的作用;机壳夹套12安装在定子组件上,内部装有夹套挡圈13;推力盘14、推力轴承15安装在转子组件11末端,起到承受轴向力的作用;外循环管18从上筒体组件6引出,经机壳夹套12,与逆循环管路汇合;逆循环管路节流板16、外循环管路节流板17分别安装于逆循环管路法兰和外循环管18的法兰内。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这样实现的:如图1所示,输送液体从入水段1通过正叶轮2、正导叶3进入出水段5外腔,大部分输送液体经上筒体组件6由反叶轮8和反导叶7流出,最终从出水段5进入化工工艺系统。少量液体则要冷却电机和润滑轴承,内部冷却循环液从滑动轴承9的过液槽流经定子组件10和转子组件11之间的间隙,通过推力盘14的过液槽,最终流入逆循环管路中;外部循环液从上筒体组件6进入机壳夹套12,然后从外循环管18汇入逆循环管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81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腕
- 下一篇:一种预防猪呼吸道疾病的饲料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