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筒体组焊专用动力转胎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7519.1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1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治;刘利;张立秋;王立志;段玉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地址: | 11014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体组焊 专用 动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组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筒体组焊专用动力转胎。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钢产量目前居世界第一位,年产量已达6~7亿吨;同时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根据国家科学发展需要,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以后的长期发展目标。因此钢铁工艺中的高炉容量的超大型化必然成为趋势,炉前备料设备也随之趋于大型化。混合机作为炉前备料的重要设备,其规格也越来越大,据国内外最新资料记载,现有混合机筒体直径已达6米,长度达36米。混合机筒体大型化造成运输更加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其混合机筒体部分很多都采用现场组焊的安装方法。
目前现场组焊混合机筒体的工装设备由支撑托辊及电机、减速机、支撑底座组成。此设备十分笨重,对多筒节筒体组焊需要在工作地基上反复安装拆卸,调整安装基准才能对接焊接筒节,不仅操作复杂、运输困难,还存在着各段筒体焊接时多次对接,而造成加工制造基准与安装运行基准不一致,影响混合机运行的问题和筒节对接过程中反复吊运的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性高、体积小的筒体组焊专用动力转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其结构要点底座上设置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万向联轴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行星减速机,电机、行星减速机、万向联轴器依次相连。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万向联轴器直接与筒体工作托辊辊轴上的中间轴相连,无需自带支撑托辊工艺装备;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筒体组焊设备相比,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便于运输到现场。
其次,本实用新型直接带动筒体工作托辊转动筒体进行焊接,各筒节焊接时都在混合机工作基准上,无需调整基准减小误差,减少吊车吊装次数。
另外,通过本实用新型万向联轴器可消除动力装置安装时,与筒体工作托辊产生的不同轴度误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底座、2为动力装置、3为万向联轴器、4为中间轴、5为辊轴、6为筒体工作托辊。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动力装置2,动力装置2的输出端连接有万向联轴器3。
所述动力装置2包括电机和行星减速机,电机、行星减速机、万向联轴器3依次相连。
通过选用变频调速电机直联行星减速机,本实用新型可适合焊接各种规格的混合机筒体的组焊。
通过调整动力装置2转速,可以控制不同壁厚筒节转速,确保筒体焊接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安装及动作过程:首先,将本实用新型万向联轴器3与筒体工作托辊6辊轴5上的中间轴4相连(可通过螺栓相连);然后用动力装置2带动万向联轴器3、中间轴4连接的辊轴5和工作托辊6,以筒体工作托辊6为基准带动筒体转动进行焊接。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75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式便携接火盆
- 下一篇:水下半自动焊接用的可视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