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吸附用液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6378.1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9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东;闵自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旭日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30030 湖北省武汉市汉口解***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吸附 用液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机废气吸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气体吸附用液封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涂布、特种纤维等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气,而大部分废气是采用气体吸附的方法进行吸附和解析回收利用。废气经鼓风机输送至吸附器吸收,当吸附达到饱和时,吸附装置自动通入水蒸气进行吸解析回收。当通入用于解析的水蒸气压力不稳定时,吸附器内瞬时压力升高,超出吸附器承受范围就可能导致吸附器变形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气体吸附用液封装置,该装置可以使吸附器内压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保护吸附器,并且可以防止回收的解析液挥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体吸附用液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封装置包括卧式S型管,该卧式S型管出口朝上的一端排空,另一端与吸附器底部排液管相连;所述卧式S型管内装有液封液。
所述卧式S型管的直径不小于吸附器排液管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液封装置与吸附器底部的排液管相连,在吸附器内部的压力突然升高时,由于吸附器的排液管与卧式S型管相通,压力超过了卧式S型管内液封液的静压力,迫使液封液排出,液封液的高度减少,静压力降低,从而使吸附器内的压力降低,使吸附器内压力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且反应灵敏。同时,卧式S型管的结构可以使液封液与解析后的有机溶剂分离。另外,液封液还可以防止解析后的有机溶剂挥发至大气中,更有利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封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卧式S型管、2.液封液、3.解析液、4.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气体吸附用液封装置包括有卧式S型管1,该卧式S型管出口朝上的A端排空,另一端与吸附器底部排液管4相连,排液管4的B端通往回收罐。卧式S型管1内装有液封液2,排液管4内装有解析液3。卧式S型管1的直径不小于吸附器排液管4的直径。
使用时需要控制液封液的高度,使其产生的静压力小于吸附器能承受的压力,但是要大于解析时需要的压力。这样才能保证在本实用新型液封装置安装的基础上,既不会损害吸附器,也不会影响正常的解析过程。另外液封管的直径需要能够确保解析过程中水蒸气压力不稳定时,能够及时排放出液封液,与实时工况有关。
工作中,当吸附器内压力升高危及吸附器安全时,压力即超过液封液的静压力,此时液封液体通过A端排放,吸附器内压力降低直至建立新的压力平衡。从而使吸附器内压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不致变形失效,达到确保安全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旭日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旭日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63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臭氧发生器干燥气源的制备装置
- 下一篇:长袋低压脉冲袋式除尘器上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