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螺旋消音管的密封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6207.9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6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陶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贝士德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0 | 分类号: | F16L21/00;F16L9/21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316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消音 密封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内螺旋消音管的密封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给水、排水、输气管道经常要通过各种方式彼此连接,管道连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螺纹连接、承插连接、法兰连接、焊接连接及填料函连接等,塑料管道还可以采用胶粘接的方式。
通过螺纹相互旋接的管道,仅依靠螺纹的咬合仍无法做到密封连接,传统的管道连接防漏措施是在螺纹上顺时针缠绕麻丝,再在麻丝表面缠绕一层生料带(聚四氟乙烯),然后用管钳紧固,其操作安装相当繁琐。另外,也可用卡箍将管道快速连接,硅胶垫密封圈夹于两管道中间的密封槽中,这样虽然能够快速连接,但是若快装接头处发生漏水漏气,不好更换并且连接处也不牢固,管道不但拆卸不便,卡箍暴露于管道外也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管道采用卡箍连接,接头处易漏水漏气,管道拆卸不便且不美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内螺旋消音管的密封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管体、第二管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的环状密封件,所述第一管体端部设有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管体的侧壁上设有一与所述环形凹槽相通的径向通孔,环状密封件的一端嵌入在所述环形凹槽内,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环状密封件具有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的顶部具有一环状凸缘。
进一步地,所述环状密封件为与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一体成型的橡胶圈。
本专利的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两管材之间设置的环状密封件一端被第一管体的环形凹槽限位,其另一端与第二管体内壁紧密贴合,其密封性能大大提高,无需另行缠绕胶布和生料带,不会出现漏水漏气现象,而且,两管体衔接紧密,无需使用卡箍,实用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第一管体 2-第二管体
3-环状密封件 4-延伸部
5-环形凹槽 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螺旋消音管的密封连接结构,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设置于两者之间的环状密封件3,第一管体1端部设有一环形凹槽5,第一管体1的侧壁上设有一与环形凹槽5相通的径向通孔6,环状密封件3的一端嵌入在环形凹槽5内,其另一端与第二管体2的内壁紧密贴合,环状密封件3具有一延伸部4,延伸部4位于通孔6内。通孔6的接近管体外表面处直径较大,易于注入液态橡胶,注塑后形成的延伸部4形成有环状凸缘,其能够增大与通孔6的结合力。其中,环状密封体3为与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一体成型的橡胶圈。
生产过程中,先在第一管体1内加工出环形凹槽5,然后将高温橡胶从通孔6注入环形凹槽5中,常温时橡胶二次成型为与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熔为一体的橡胶环状密封件3。环状密封件3一端被第一管体1的环形凹槽5限位,其另一端与第二管体2内壁紧密贴合,其密封性能大大提高,无需另行缠绕胶布和生料带,不会出现漏水漏气现象,而且,两管体衔接紧密,无需使用卡箍,实用美观。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专利内容,不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贝士德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贝士德塑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62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压机润滑油恒温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双重降噪功能的中空螺旋消音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