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竖流式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4853.1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5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勇;罗健生;李和君;钟波;吴松霖;谢源;杨继兴;李洋;刘潘;蔡世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仁智油田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卿诚;吴彦峰 |
地址: | 621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竖流式 沉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竖流式沉淀池。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竖流式沉淀池一般是指池中废水竖向流动的沉淀池。池体平面图形为圆形或方形,水由设在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进入池内(管中流速应小于30mm/s),管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后沿整个过水断面缓慢上升(对于生活污水一般为0.5-0.7mm/s,沉淀时间采用1-1.5h),悬浮物沉降进入池底锥形沉泥斗中,澄清水从池四周沿周边溢流堰流出。堰前设挡板及浮渣槽以截留浮渣保证出水水质。池的一边靠池壁设排泥管(直径大于200mm)靠静水压将泥定期排出。
普通竖流式沉淀池的缺点:
①处理效果容易受进水水质的影响产生较大的波动;
②进水管只适用于方形或者圆形池体,对于长方形池体容易造成进水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普通竖流式沉淀池结构设置不合理且处理水量大时效果欠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竖流式沉淀池,该沉淀池通过穿孔布水管和穿孔排泥管的设置,使污水在沉淀池中不仅能布水均匀,且能快速完全的排除沉淀的污泥,该结构设置使沉淀池的形状设计不再受到限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适用更为广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竖流式沉淀池,包括缺氧池、曝气池、沉淀池和清液收集池,其中缺氧池用于使污水缺氧进行反硝化作用然后排入曝气池,曝气池用于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营养物质,曝气池上端通过中间进水管连接到沉淀池,污水经中间进水管排入到沉淀池中,沉淀池上端设置有溢流槽,沉淀池中的上清液通过溢流槽进入到清液收集池,沉淀池下端设置有用于收集污泥的泥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间进水管的出水口处连接有穿孔布水管,穿孔布水管水平设置,从中间进水管排出的污水经过穿孔布水管均匀的分布于沉淀池底部,穿孔布水管的下方设置有与其平行排列的穿孔排泥管,穿孔排泥管中部通过管道与曝气池中的污泥回流泵连接,泥斗中的污泥一部分通过穿孔排泥管被泵入到曝气池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穿孔布水管的中心点与中间进水管连接,从中心点往两端分别开设有穿孔,离中心点越远的穿孔,穿孔之间的距离越短,穿孔排泥管的中心点通过管道与曝气池中的污泥回流泵连接,从中心点往两端也分别开设有穿孔,离中心点越远的穿孔,穿孔之间的距离越短,且穿孔排泥管上的穿孔的开口向下设置。
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技术特征可以看出,其优点是:通过穿孔布水管穿孔的试验,确定了穿孔布水管的穿孔位置,能解决各种形状池体布水均匀的问题;通过穿孔排泥管穿孔的试验,确定了穿孔排泥管的穿孔位置,能及时抽走沉淀池底部积留的污泥,不存在死区,能很好解沉淀池的浮泥问题。该沉淀池通过穿孔布水管和穿孔排泥管的设置,使污水在沉淀池中不仅能布水均匀,且能快速完全的处理沉淀的污泥,该结构设置使沉淀池的形状设计不再受到限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适用更为广泛。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附图比较以及结合实例的方式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穿孔布水管和穿孔排泥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是缺氧池 2是曝气池 3是沉淀池
4是清液收集池 5是中间进水管 6是溢流槽
7是泥斗 8是穿孔布水管 9是穿孔排泥管
10是管道 11是污泥回流泵 12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优选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竖流式沉淀池,其工作过程为:生活污水原水先进入缺氧池,在缺氧池参与反硝化作用,然后进入曝气池,在曝气池中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掉废水中的有机物营养物质,泥水混合物通过溢流管流入中间进水管,并进入穿孔布水管,穿孔布水管将水均匀布于沉淀池底部,形成向上流,在向上流的过程中,在泥水分离区实现泥水分离,上清液进入溢流槽流入清液收集池。沉淀污泥一部分由穿孔排泥管由污泥回流泵泵抽至曝气池作为回流污泥,部分作为剩余污泥外排。沉降的活性污泥在沉淀池泥斗中收集,并通排污泵从穿孔排泥管均匀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仁智油田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仁智油田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48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定位的晶棒端面铣磨机
- 下一篇:线切割机床用步进电机分度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