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保持架铆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4625.4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1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克劳诺斯特种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14 | 分类号: | B21J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王美华 |
地址: | 21314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保持 铆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铆接设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轴承保持架铆接机。
背景技术
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一般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保持架是部分地包裹全部或部分滚动体,并随之运动的轴承零件,用以隔离滚动体,通常还引导滚动体并将其保持在轴承内。保持架按材料分有尼龙保持架和金属保持架,保持架还可分为冲压、实体或支柱式保持架。冲压保持架中有一类为铆接式保持架,铆接式保持架包括保持架座和保持架盖,保持架座上具有多个平行设置的过梁,过梁的一端与保持架座一体成型,过梁的另一端具有连接柱,保持架盖上开设有与过梁上连接柱形状相配合的连接孔,过梁的连接柱与连接孔铆接,相邻的两个过梁之间形成固定滚动体的空间。
现有技术中为了让保持架座和保持架盖能铆接在一起,一种方案是采用高硬度的工件将连接柱的露出部分敲扁,此法操作复杂,且固定效果不佳,会有缝隙;另一种方法是采用一种熔点比连接柱的熔点更高的材料做成压头,并要在同等温度下这种材料的硬度要大于连接柱的硬度,首先是通过这种材料加热连接柱,使之部分融化变软,然后向下压,使其变扁。这种方法能耗较大,且对压头的损耗较大,使用寿命很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保持架铆接机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轴承保持架铆接机,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且能提高铆接的牢固程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保持架铆接机,包括工作台和设置在工作台上方设有压铆机,所述的压铆机的下端具有压铆头以及驱动压铆头下压的驱动机构,所述的压铆机内部具有向压铆头通电的电路单元,所述的压铆头上设有冷却装置。
为使冷却可靠,所述的冷却装置为部分包覆压铆头的套筒,套筒上设有通冷却液的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
为固定保持架,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固定保持架的夹具。
为方便操作,所述的压铆机设有工况显示器及控制器。
为适应不同型号大小的工件,所述的电路单元的为可在电流50-160A、电压10-20V调节的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承保持架铆接机,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改变传统的加热模式,采用电流加热保持架连接柱,使连接柱在大电流下发热融化,然后被压铆机压扁,这种方式是连接柱自身发热膨胀而后压扁,有效填补连接柱与连接孔之间的间隙,连接更紧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承保持架铆接机的最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承保持架铆接机的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中:1.工作台,2.压铆机,21.压铆头,22.驱动机构,23.工况显示器,3.套筒,31.进水管路,32.出水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保持架铆接机的最佳实施例,包括工作台1和设置在工作台1上方设有压铆机2,工作台1上设有固定保持架的夹具,压铆机2设有工况显示器23及控制器,压铆机2的下端具有压铆头21以及驱动压铆头21下压的驱动机构22,压铆机2内部具有向压铆头21通电的电路单元,电路单元的为可在电流50-160A、电压10-20V调节的电源,可根据工件的型号、大小调整,压铆头21上设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为部分包覆压铆头2的套筒3,套筒上设有通冷却液的进水管路31和出水管路32。
以下结合具体使用介绍本实用新型:
在工作台上放置保持架,将保持架需铆接的连接柱放置在压铆头21正下方,驱动机构22驱动压铆头21下压至与连接柱接触,向压铆头21通电,冷却装置开始工作,电流通过连接柱是使连接柱在电流的热效应下自身发热,并逐渐融化,驱动机构22再次下压使连接柱压扁,然后压铆头21上升,转动保持架铆接下一个连接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克劳诺斯特种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克劳诺斯特种轴承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46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减震器机构
- 下一篇:一种一体式飞轮与离合器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