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乙丙绝缘弹性体护套瓦斯监控系统专用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3074.X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1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安;宗立库;牛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瑞安达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04;H01B7/02;H01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3 | 代理人: | 遆俊臣 |
地址: | 0625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弹性体 护套 瓦斯 监控 系统 专用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乙丙绝缘弹性体护套的瓦斯监控系统专用电缆。
背景技术
瓦斯监控系统对电缆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并且由于系统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对电缆的柔韧性、抗干扰性、抗氧化性要求都很高,而目前现有的普通电缆并不能完全胜任。如何能创设一种信号传输稳定,抗干扰效果好,柔韧性和绝缘性高,且不易氧化,特别适用于瓦斯监控领域的新型结构的乙丙绝缘弹性体护套瓦斯监控系统专用电缆,是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乙丙绝缘弹性体护套瓦斯监控系统专用电缆,使其信号传输稳定,抗干扰效果好,柔韧性和绝缘性高,且不易氧化,特别适用于瓦斯监控领域,从而克服现有普通电缆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乙丙绝缘弹性体护套瓦斯监控系统专用电缆,包括:弹性保护套;位于保护套内的两根以上导线;以及包裹在导线外的乙丙橡胶绝缘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绝缘层外表面还包裹有屏蔽层。
所述的屏蔽层为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编织层。
所述的导线为表面镀锡的铜导线。
所述的保护套为PE材质。
所述的绝缘层厚度为0.6-0.7mm。
所述的保护套的厚度为1.2-1.5mm。
所述的屏蔽层内表面和/或外表面还绕包有非吸湿性带。
所述的保护套内部、各导线间隙中绕包有非吸湿性带。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弹性保护套作为外层保护,在保证电缆绝缘性能的基础上,提高了柔韧性;
2、在导线外包裹乙丙橡胶绝缘层,使电缆在-100~150℃的环境中都能保持良好稳定的绝缘性能;
3、屏蔽层可有效提高电缆的抗干扰性能;
4、在导线表面镀锡,可提高电缆传输信号的稳定性,并有效防止导线氧化。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乙丙绝缘弹性体护套瓦斯监控系统专用电缆的两芯电缆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乙丙绝缘弹性体护套瓦斯监控系统专用电缆的七芯电缆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乙丙绝缘弹性体护套瓦斯监控系统专用电缆,主要包括导线1、绝缘层2和保护套3。
其中,导线1通常为两根以上,例如如图1所示的两根,再如如图2所示的七根,多根导线1均位于保护套3内。较佳的,可选用直径0.3-0.7mm的导线1,且多根导线1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以便于区分,并采用表面镀锡的铜导线,以防止导线氧化并使传输信号更为稳定。
绝缘层2采用乙丙橡胶材质,紧密挤包在导线1的外表面上,其厚度随导线截面的增大而增加,通常为0.6-0.7mm。
保护套3采用弹性保护套,优选PE材质,应紧密挤包在绞合的绝缘导线或带屏蔽层的绝缘导线上,其厚度随导线芯数、截面的增加而增加,通常为1.2-1.5mm。
表一列举部分规格电缆的绝缘层、保护套厚度以及电缆外径,表中“1.0×7×0.43/7”的意义为:控制线芯为1.0mm2,7芯,使用铜导线单丝直径为0.43mm,7根。
表一:
通常,绝缘层2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上述标称值,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保护套3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5%-0.1mm。
较佳的,在保护套3内部,绝缘层2的外表面还可包裹有屏蔽层,屏蔽层可由软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编织而成,其编织密度应不小于80%。
此外,还可在导线绝缘层之间的间隙内采用非吸湿性带,或稀疏绕包其他非吸湿性材料;在屏蔽层和导体之间应重叠绕包两层合适的非吸湿性带子;屏蔽后,允许绕包一层合适的非吸湿性带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瑞安达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瑞安达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30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