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扫描镜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82688.6 | 申请日: | 2012-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3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志达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13/14 | 分类号: | G02B13/14;G02B13/00;G02B13/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扫描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镜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扫描镜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扫描镜头,由于其内部透镜设置的问题,存在体积大、共轭距长、近距离拍摄视场范围也较小、畸变大、出厂镜头倍率不稳定和色彩还原性弱等缺点,并且大部分此类扫描镜头在白光以及红外光下不可同时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扫描镜头的技术方案,该扫描镜头应用波长范围广、视场角度大、畸变小、倍率稳定、分辨率高。
所述的一种扫描镜头,包括镜筒,所述的镜筒内从物象侧依次设置第一负透镜、第二正透镜、第三正透镜、第四负透镜、第五负透镜、第六正透镜和第七正透镜。
所述的一种扫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负透镜向物方凸出。
所述的一种扫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正透镜向像方凸出。
所述的一种扫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正透镜为双凸透镜。
所述的一种扫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负透镜为平凹透镜。
所述的一种扫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负透镜为双凹透镜。
所述的一种扫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六正透镜向像方凸出。
所述的一种扫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七正透镜为双凸透镜。
所述的一种扫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负透镜前方配合设置第一保护玻璃。
所述的一种扫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正透镜和第四负透镜胶合连接。
上述的一种扫描镜头,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镜筒内各透镜的合理组合,使得该镜头应用在验钞机扫描上,又可以应用在扫描仪,指纹识别,应用范围广。并且该镜头体积小,共轭距短,近距离拍摄视场范围也较大(60度),畸变小(<2%),出厂镜头倍率稳定(误差不超出0.5%),色彩还原性强,紫外、白光以及红外光下均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负透镜;2-第二正透镜;3-第三正透镜;4-第四负透镜;5-第五负透镜;6-第六正透镜;7-第七正透镜;8-第一挡圈;9-第一隔圈;10-第二隔圈;11-光栏;12-镜筒;13-第三隔圈;14-第一保护玻璃;15-线型LED;16-被测物体;17-第二保护玻璃;18-CCD。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扫描镜头包括镜筒12,镜筒12内从物象侧依次设置第一负透镜1、第二正透镜2、第三正透镜3、第四负透镜4、第五负透镜5、第六正透镜6和第七正透镜7。第一负透镜1向物方凸出;第二正透镜2向像方凸出;第三正透镜3为双凸透镜;第四负透镜4为平凹透镜;第三正透镜3和第四负透镜4胶合在一起;第五负透镜5为双凹透镜;第六正透镜6向像方凸出;第七正透镜7为双凸透镜。
为了能够将镜筒12的透镜固定,在第一负透镜1的前面设置第一挡圈8,在第二正透镜2和第三正透镜3之间配合设置第一隔圈9和第二隔圈10,在第四负透镜4和第五负透镜之间配合设置光栏11,在第六正透镜6和第七正透镜7之间配合设置第三隔圈13。
为了保护镜头,在第一负透镜1的前方配合设置第一保护玻璃14。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镜头前需配合设置一线型LED15,光源根据需要,可以使用紫外,白光或者红外,并且光源允许从被测物体16的底部照射,也可以从被测物体16侧面照射。将光源发射出来的光照射到被测物体16上,之后通过第一保护玻璃14,经过扫描镜头,再通过第二保护玻璃17,到达CCD18面,成一清晰的像,CCD18根据使用上的不同,更换面阵或者线阵CCD。
以上所述及图中所示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志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志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26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