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监测仪用的箱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2628.4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7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尚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 箱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仪器或设备使用的机箱,尤其是指一种组装、维修方便的监测仪用的箱体。
背景技术
一般的监测仪都要安装在一箱体内,可以起到防尘、防水、防静电的作用,以延长监测仪的使用寿命。现有监测仪用的箱体多是单独的一个箱体,在箱体内设有隔板将箱体内空间分割成上、下多层,将监测仪、电源固定在箱体内的不同层,然后将监测仪与电源电性连接,但是这种箱体的组装相当复杂,且监测仪与电源之间的连线太繁琐,不方便拆卸,也不容易维修。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监测仪用的箱体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更方便,拆卸维修更简单的监测仪用的箱体。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监测仪用的箱体,其包含有一外箱及一安装在外箱内的内箱;
该外箱的内部形成有一内容室,该外箱的前面具有贯穿到内容室的一外箱窗口,该外箱的内容室的四角上固设有固定座,四个固定座形成一轨道,该内箱沿轨道进出外箱的内容室;该内箱的内部形成有一内腔室,内箱的前面设有一大于内箱的显示面板,且内箱的背面具有贯穿内腔室的内箱窗口。
上述外箱的一侧板上设有多个可外接设备的接头及一可穿电线的第一线路口;在靠近接头与第一线路口的固定座的顶面设有一第二线路口,该内箱在靠近第二线路口的一侧面设有一贯通内腔室的第三线路口。
上述显示面板上设有开关、工作指示灯孔、相对监测仪的液晶屏的显示窗口。
在上述内箱的内腔室内设有一电源座,电源座旁边设有安装电池的电池固定座,且在显示面板的背面设有安装监测仪的仪器固定座。
在外箱的左右侧板上分别设有多个连通内容室的散热孔; 该固定座上也设有多个散热孔,且在内箱上设有多个连通内腔室的散热孔。
上述显示面板上还设有一提手。
上述外箱的左右侧板还设有一把手;且外箱左右内侧各设有一防尘网。
上述固定座为L型。
在上述内箱的侧板及显示面板的背面上设有多个定位柱。
在上述外箱的前面设有一盖合外箱窗口的外箱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监测仪用的箱体在组装监测仪时,将内箱平放在桌面上,使内箱窗口朝上,再将监测仪及电池分别安装在内箱的仪器固定座及电池固定座上,手部握持提手将内箱装入外箱的内容室,通过把手可以将装有监测仪的箱体移动到所需位置上,将电源线穿过第三线路口连到第二线路口,再分别看是要连接到接头或再穿过第一线路口连接到外部设备上,布线上较为简单,组装上更为方便;该监测仪电性连接到电源座和电池上,若断电时,该内箱的电池也可以维持供电;维修拆卸时,将连接到接头或外部设备的电线拔出,手部握持提手将内箱拉出外箱的内容室,然后可以单独对内箱内的监测仪或电池等进行维修,使得对箱体内的仪器维修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监测仪用的箱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监测仪用的箱体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监测仪用的箱体合上外箱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监测仪用的箱体的内箱背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监测仪用的箱体的外箱正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监测仪用的箱体100,其包含有一外箱1及一安装在外箱1内的内箱2;
该外箱1的内部形成有一内容室11,该外箱1的前面具有贯穿到内容室的一外箱窗口12,且在外箱1的前面设有一盖合外箱窗口12的外箱门13;在外箱1的左右侧板上分别设有多个连通内容室11的散热孔10及一把手14,该外箱1左右两侧散热孔10也具防水功能,且外箱1左右内侧各设有一具有防尘功效的防尘网101,其中一侧板上设有多个可外接其他设备的接头15及一可供电线穿过的第一线路口16;该外箱1顶部设有连接延伸杆的通孔20;该外箱1的内容室11的其中四角上固设有固定座17,该固定座17为L型,四个固定座17形成一轨道,该内箱2可沿轨道进出外箱1的内容室11;该固定座17上设有散热孔10,其中靠近接头15与第一线路口16的固定座17的顶面设有一第二线路口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尚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尚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26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